[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的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事故余热排出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9223.0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3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盛美玲;金鸣;柏云清;汪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复合型的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事故余热排出系统,它由反应堆堆芯直接冷却系统和反应堆安全容器辅助冷却系统组成。反应堆堆芯直接冷却系统与主回路相连,由独立热交换器、空气热交换器、排气烟囱和连接管道组成。另外,反应堆安全容器辅助冷却系统是通过安全容器外侧的环境空气实现自然冷却,冷空气通过下降管道到达容器底部,热空气通过上升管道流出安全壳,该过程具有非能动特点。本发明具有高效性,非能动性、独立性和高可靠性,符合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的安全设计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加速器 驱动 临界 事故 余热 排出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复合型的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事故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反应堆堆芯直接冷却系统和反应堆安全容器辅助冷却系统组成,在反应堆出现紧急事故,所有能动冷却系统都无法启动时,一方面可以由堆芯直接冷却系统从反应堆堆芯(1)带走热量,防止堆芯熔化;另一方面由安全容器辅助冷却系统从安全容器(5)的表面带走热量,防止容器温度过高而烧毁;所述反应堆堆芯直接冷却系统与主冷却回路直接相连,包括安装在反应堆堆芯(1)的铅铋池(11)内的独立热交换器(2)、反应堆堆芯(1)的安全壳(8)外部的空气热交换器(3)、第一排气烟囱(4)及连接管道,独立热交换器(2)和空气热交换器(3)通过连接管道连接,环境空气作为最终热阱,通过安全壳(8)外部的空气热交换器(3)冷却铅铋,由第一排气烟囱(4)排到大气环境;所述反应堆安全容器辅助冷却系统是在安全容器(5)的外侧直接接触环境空气,包括冷空气下降管道(6)、热空气上升管道(7)、第二排气烟囱(4’),所述冷空气下降管道(6)和热空气上升管道(7)由一层绝热壁隔离开;环境空气作为最终热阱,冷空气通过冷空气下降管道(6)进入安全壳(8)内部,热空气通过上升管道(7)从上部出口流出安全壳(8),由第二排气烟囱(4’)排到大气环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8922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盘式飞轮储能器
- 下一篇:程序设置方法、程序监控方法与装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