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智能翻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5307.7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2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马成;王兴强;伍华;杨明;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优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8 | 分类号: | G06F17/28;G06F17/27;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智能翻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客户端导入需要翻译的原文,对原文进行分析,将原文划分成最大的识别单元——段;步骤2,对每一段按句进行拆分;步骤3,将每一句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找,若找到句的匹配则直接进入步骤5,若没找到则进入步骤4;步骤4,将句再按照相邻一字至相邻N个字进行组合,再将组合后的多个词组及单个最小单位的词组都先与本地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匹配查找;步骤5,查询到结果后,实时返回用户界面供用户选择,同时将翻译的原文和译文记录到本地数据库和动态数据库中,以供以后翻译时使用;步骤6,提示。本方法提供了比较专业的翻译词汇库,提高了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效率和翻译速度。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智能 翻译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分布式智能翻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客户端导入需要翻译的原文,对原文进行分析,将原文划分成最大的识别单元——段;步骤2,对每一段按句进行拆分;步骤3,将每一句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找 ,所述的数据库分为位于客户端的本地数据库和位于服务器端的后台数据库,而后台数据库又分为静态数据库和动态数据库,查询匹配时都先查询本地数据库,若找到句的匹配则直接进入步骤5,如果没查到,再查静态数据库,静态数据库查到了则也直接进入步骤5,在静态数据库没有查到的情况下,最后查询动态数据库若找到句的匹配也直接进入步骤5,若没找到则进入步骤4;步骤4,将句再按照相邻一字至相邻N个字进行组合,再将组合后的多个词组及单个最小单位的词组都先与本地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匹配查找;若查到则进步骤5,若没查到,则与和静态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匹配查找;若查到则进步骤5,若没查到,则与动态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匹配查找;步骤5,查询到结果后,实时返回用户界面供用户选择,同时将翻译的原文和译文记录到本地数据库和动态数据库中,以供以后翻译时使用;步骤6,将组合查询后的结果记录在客户端的内存中,并且在原文处以标注的方式,将查询出来的结果明显的表现出来,当需要使用时,鼠标点击此处会将译文立刻显示在用户界面供选择,再次点击译文后会立刻将译文显示在译文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优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优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8530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