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混合藻类构建人工藻结皮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84964.X 申请日: 2012-03-28
公开(公告)号: CN102613065A 公开(公告)日: 2012-08-01
发明(设计)人: 张丙昌;王敬竹;张元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33/00 分类号: A01G3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830011 新疆维吾***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利用混合藻类构建人工藻结皮的方法,通过在沙漠选择充分发育的藻结皮,采集,风干后研磨,将裸沙过0.2mm筛后按照每升BG11液体培养基加入100g裸沙中,接种量是50g干土/升培养基,在室温,光照强度4000lux,3周后将藻种和所固着的沙粒一并收集;培养的混合藻,优势物种是以微鞘藻、鞘丝藻、席藻为主的丝状藻占总生物量的80%;颤藻、土生绿球藻、小球藻、衣藻、舟形藻和菱板藻等物种占总生物量的20%;将收集的藻种风干后研磨成藻粉置于冰箱内-20℃;在土壤为20℃在裸沙上接种,接种量是80g·m-2,每天施加水分3L·m-2。本发明成功地避开了藻类的纯化分离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混合 藻类 构建 人工 藻结皮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利用混合藻类构建人工藻结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沙漠选择充分发育的藻结皮,采集,风干后研磨,然后将土样收集;土样中所含藻类以具鞘微鞘藻、鞘丝藻、席藻、颤藻、念珠藻、单歧藻、伪枝藻丝状蓝藻为主体,其中具鞘微鞘藻是优势物种,还有以土生绿球藻、小球藻、色球藻等球形藻类常见物种;(2)在培养盘中接入配制好的BG11液体培养基,将裸沙过0.2mm筛后按照每升培养基加入100g裸沙加入BG11液体培养基中,加入裸沙将培养盘底铺满,置于培养架上;然后将上述步骤(1)的研磨结皮土样加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接种量是50g干土/升培养基,培养温度是室温,光照强度80μE·m‑2·s‑1,3周后将藻种和所固着的沙粒一并收集;经镜检,其培养的混合藻类中,优势物种是以微鞘藻、鞘丝藻、席藻为主的丝状藻占总生物量的80%;除此以外,还有颤藻、土生绿球藻、小球藻、衣藻、舟形藻和菱板藻等属的一些物种占总生物量的20%;(3)将收集的藻种自然风干后,利用手动石磨低速研磨成藻粉,藻粉装入封口塑料袋,置于冰箱内‑20℃保存;(4)在土壤温度为20℃时即可接种,利用上述步骤(3)培养后收集的混合藻种在裸沙上接种,接种量是80g·m‑2,在前15天内每天施加水分,施水量是3L·m‑2,一个月内可初步形成藻结皮,3个月内形成稳定的藻结皮;(5)本发明中,每升BG11培养基组分如下为,NaNO3 1.5g,,K2HPO4 0.04g,MgSO4·7H2O 0.07g,CaCl2·2H2O 0.036g,柠檬酸0.006g,柠檬酸铁胺0.006g, 乙二胺四乙酸钠盐0.001g,CaCO3 0.02g,微量元素A5溶液1mL;其中,A5溶液组分为每升重蒸水中加入H3BO3 2.86g,MnCl2·4H2O 1.86g,ZnSO4·7H2O 0.22g,Na2MoO4·2H2O 0.39g,CuSO4·5H2O 0.08g,Co(NO3)2·6H2O 0.05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8496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