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前上臂零件的精密锻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2656.5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2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7/12 | 分类号: | B21K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前上臂锻造方法,该工艺步骤是:选用棒料,根据锻件重量及工艺确定原始坯料的下料尺寸;在中频电炉里加热,对空气锤锤头和锤砧预热;将棒料出炉在空气锤上墩粗、压扁,再倒棱锻成近似正方体块;将自由锻的粗坯接着在摩擦压力机上第一次模锻成型;在单点闭式压力机上切去飞边,再放进电阻电炉加热,将加热好的预锻毛坯第二次模锻成型,在单点压力机上切去飞边;调质处理;抛丸,探伤、打磨。本发明使用自由锻和模锻结合的方法成型出了一种较复杂零件的毛坯,使难以成型的零件凹腔、薄筋和凸出的挂耳均达到了要求的精度尺寸;且使流线沿零件外形分布,内部组织分布均匀,晶粒度均匀细小,产品力学性能上比铸造产品明显增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底盘 悬架 系统 上臂 零件 精密 锻造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前上臂零件的精密锻造工艺,该前上臂零件材质是中碳钢材料30CrA;该零件的外形近似三角形,底部为一有台阶的圆柱体(1)及背面有深腔的两侧臂(9)构成轮廓;在一侧臂上有一只挂耳(3),挂耳(3)的厚度7~12mm、相对侧臂面高度23~29mm;在零件的两侧臂上方有凹下平坦面(4),在平坦面中央有一个小圆台(7),平坦面(4)两侧各有一个螺栓孔(8),平坦面外围三面是厚度仅有5~10mm的筋(6),筋顶部到平坦面的高度差达17~28mm,由平坦面和筋构成了一个凹腔结构;零件的顶部是一带有锥度孔的圆台体(5);其特征在于:该前上臂零件的精密锻造工艺步骤是:步骤一:根据前上臂零件毛坯重量体积及工艺确定下料尺寸;步骤二:将下好的棒料在中频电炉里加热,加热温度1080±10℃;步骤三:将加热好的棒料在空气锤上先墩粗后压扁,拔长,倒棱;自由锻成型,自由锻前,对空气锤的锤头、下砧预热;步骤四:将自由锻所得的粗坯放进模具,启动摩擦压力机预锻成型,锻模工作表面喷涂润滑剂,同时对锻模预热,预热温度280~350℃,锻造温度1050±30℃;步骤五:将预锻得到的前上臂毛坯在单点闭式压力机上切去飞边;步骤六:将切完飞边的预锻毛坯放进电阻电炉加热;步骤七:将加热好的预锻毛坯再次放进模具,锻模工作表面喷涂润滑剂,启动摩擦压力机终锻成型,锻造温度1050±30℃;步骤八:将终锻完的前上臂零件毛坯在单点闭式压力机上切掉飞边,再放进沙里冷却至室温;步骤九:将前上臂锻件调质处理;步骤十:将调质后的锻件抛丸;步骤十一:将抛丸后的前上臂锻件表面做磁粉探伤,内部采用超声波探伤、表面打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7265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