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内模成型轮胎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1887.4 | 申请日: | 201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7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民 |
主分类号: | B29C35/00 | 分类号: | B29C35/00;B29L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6005 四川省泸州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采用组合式内膜,整个内模由若干输出构件组成。此组合式内膜可处于收缩状态和伸张状态,处于收缩状态的输出构件向四周运动便可达到伸张状态;而处于伸张状态的输出构件向中心运动可达到收缩状态。输出构件的运动可由相应的中心机构带动。外胎成型时分为装模、硫化成型、缷模三步骤:装模:处于收缩状态的内模输出构件向四周伸张,撑涨未硫化的外胎半成品胎圈。然后,成型外胎外表面的上模和下模合模,包紧内部带有内模的胎圈。硫化成型:此时,胎圈处于上模、下模和伸张状态的内模之中,加热外模和内模,硫化胎圈。卸模:上模和下模开启,外胎脱离上下模。内模输出构件收缩,取出外胎制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成型 轮胎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组合式内模成型轮胎的方法,其特征采用组合式内膜,整个内模由若干输出构件组成。内模输出构件的运动可由相应的中心机构带动,从而使组合式内膜可处于收缩状态或伸张状态。装模时,收缩状态的内模输出构件向四周伸张,撑涨未硫化的外胎半成品胎圈。硫化结束,伸张状态的输出构件向中心运动可达到收缩状态,即可取出外胎制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民,未经刘志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7188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