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品中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快速荧光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9958.9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程珺洁;张欣;吴正岩;蔡冬清;王宁;岳秋林;张桂龙;张彩丽;张静;蔡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中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快速荧光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塑化剂进行简单的化学改性,将本身没有荧光特性的塑化剂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下发出了肉眼可见的荧光信号。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适合于食品中塑化剂的日常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中苯二 甲酸 塑化剂 快速 荧光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食品中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快速荧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反应液:称取盐酸羟氨1‑3g,偏钒酸钠0.008‑0.02g,六水合硝酸镍0.16‑0.3g,50‑90%的乙酸20‑40ml,搅拌混合均匀;(2)原位喷涂法:对于塑化剂含量较高的固体样品,直接取步骤(1)中配好的反应液10‑20 ml喷涂到其表面,用烘灯在90‑120℃下烘烤1‑10分钟,用波长为340‑380nm的紫外灯照射,若看到蓝色荧光,则说明含有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或者(3)反应釜法:对于塑化剂含量较少的样品及液体样品,直接将样品10‑20g投入装有20‑40ml 步骤(1)中反应液的反应釜中,在反应釜中进行搅拌破碎,控制转速1000‑2000转/分钟,对滤液在90‑110℃下加热反应1‑10分钟后用波长为340‑380nm的紫外灯照射,若看到蓝色荧光,则说明含有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5995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认证方法、系统和设备
- 下一篇:导线剥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