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沉管隧道抗震设计的三维精细化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5548.7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1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之毅;沈昊;袁勇;徐国平;刘洪洲;李贞新;李毅;付佰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73 | 分类号: | E02D29/073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沉管隧道三维简化建模方法,包括:对沉管隧道进行结构分析,确定需建模部分;定义该沉管隧道模型轴线上的节点;定义该沉管隧道模型所需单元;定义材料性质、界面属性;定义模拟接头部位的节点与该管节端点之间的约束关系;将上述各部件组装为沉管隧道模型,并用于计算分析。本发明能够模拟沉管隧道施工时水力压接产生的接头初始压缩,精确计算接头的受力与张开量,实现了对接头部位的精细化计算。本发明既充分考虑了分析的精度要求,又满足了计算效率方面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隧道 抗震 设计 三维 精细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抗震设计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对沉管隧道进行结构分析,确定需建模部分;步骤2,定义该沉管隧道模型轴线上的节点;步骤3,定义该沉管隧道模型所需单元;步骤4,定义材料性质、界面属性;步骤5,定义模拟接头部位的节点与该管节端点之间的约束关系;步骤6,将上述各部件组装为沉管隧道模型,并用于计算分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5554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