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越障救援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5324.5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4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牛曙光;杨兰玉;李秀云;黄勇;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越障救援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抢险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前车体、后车体、铰接机构、履带驱动行走系统,其特点是:前车体通过铰接机构与后车体连接,且在前车体和后车体的底盘两侧分别设置有履带驱动行走系统,履带驱动行走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驱动轮、支重轮、引导轮和履带,履带呈环状且环绕在驱动轮、支重轮和引导轮的外侧,驱动轮通过其外圆周上间布的外齿与履带啮合,驱动电机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与驱动轮连接;前车体上设置有照明灯、控制和图像无线传输系统以及涨紧机构,后车体上设置有越障牵引机构,越障牵引机构与涨紧机构连接。优点:结构简单,行动灵活、携带物资多,可以实现大角度越障,行驶地域不受限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越障 救援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越障救援机器人,包括前车体(4)、后车体(13)、铰接机构(8)、履带驱动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车体(4)通过铰接机构(8)与所述的后车体(13)连接,且在前车体(4)和后车体(13)的底盘两侧分别设置有履带驱动行走系统,所述的履带驱动行走系统包括驱动电机(10)、减速器(11)、驱动轮(7)、支重轮(6)、引导轮(5)和履带(9),所述的履带(9)呈环状且环绕在驱动轮(7)、支重轮(6)和引导轮(5)的外侧,所述的驱动轮(7)通过其外圆周上间布的外齿与履带(9)啮合,所述的驱动电机(10)与减速器(11)连接,所述的减速器(11)与驱动轮(7)连接;所述的前车体(4)上设置有照明灯(1)、控制和图像无线传输系统(2)以及涨紧机构(12),所述的后车体(13)上设置有越障牵引机构(15),所述的越障牵引机构(15)与所述的涨紧机构(12)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40532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