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1306.3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7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渊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119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集滤池、污泥输送装置、余热干燥塔、旋风分离装置、回转窑、引风机、热风炉、集料罐、除臭塔、气液分离器和烟囱,污泥输送装置、余热干燥塔、旋风分离器、引风机和除臭塔之间依次经过管道相连;所述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干化污泥时,先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重力沉降滤去自由态水,在余热干燥塔中经回转窑的余热干燥后进入回转窑中实现污泥的干燥或烧结,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烟气及水蒸汽等由引风机抽入除臭塔中处理。本实用新型的处理装置结构紧凑,维修方便,结构稳定,占地面积小,并可制成集装箱式重叠,以便搬运,并能节约空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资源 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滤池(1)、污泥输送装置(2)、余热干燥塔(3)、旋风分离装置(4)、回转窑(5)、引风机(61)、热风炉(62)、集料罐(63)、除臭塔(7)、气液分离器(81)和烟囱(82);集滤池(1)包括池体(11)、上盖板(12)和滤网(13);上盖板(12)设置在池体(11)上且位于池体(11)的上方;滤网(13)铺设在池体(11)内的四周池壁及池底上;污泥输送装置(2)为螺杆泵,所述螺杆泵为单螺杆泵或双螺杆泵;螺杆泵(2)通过其安装座固定在集滤池(1)上;螺杆泵(2)的螺杆沿着泵壳的长度方向设置,螺杆泵(2)的进料口设置在泵壳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螺杆泵(2)由其泵壳的进料口的一端从上向下穿过集滤池(1)的池体(11)的上盖板(12),且螺杆泵(2)的进料口位于池体(11)的底部且位于滤网(13)的上方;螺杆泵(2)的出料口位于集滤池(1)的池体(11)外;余热干燥塔(3)包括塔身(31)、粉碎装置(32)和齿刀(33);粉碎装置(32)由电机(32‑1)、杆轴(32‑2)、轴承架(32‑3)和刀片(32‑4)组成;电机(32‑1)固定在塔身(31)的顶板(31‑1)上方;杆轴(32‑2)、轴承架(32‑3)、刀片(32‑4)和齿刀(33)均设置在塔身(31)内部,且杆轴(32‑2)的上端与电机轴的下端固定连接;轴承架(32‑3)固定在塔身(31)的侧壁上,且轴承架(32‑3)中的轴承与杆轴(32‑2)的下端头相连;各刀片(32‑4)分1至4层固定在杆轴(32‑2)上;齿刀(33)的层数与刀片的层数相同,每层齿刀(33)位于相应一层刀片(32‑4)的下方;每层齿刀(33)由其刀背固定在塔身(31)的塔壁的同一高度上;旋风分离装置(4)包括旋风分离器(41)和闭风机(42),闭风机(42)的进料口与旋风分离器(41)相连,闭风机(42)的出料口也即旋风分离装置(4)的出料口;回转窑(5)包括窑筒体(51)、窑尾部(52)、窑头部(53)、托轮托辊装置(54)、齿轮传动装置和料斗(55);窑筒体(51)按照左高右低的方式设置;窑尾部(52)设有开口上的进料口(52‑1)和开口向右的连接口;窑头部(53)设有开口向上的进料口(53‑1)、开口向左的连接口、开口向下的放料口(53‑2)以及开口向右的热风进口(53‑3);窑筒体(51)的左部端口与窑尾部(52)的连接口密封转动连接,窑筒体(51)的右部端口与窑头部(53)的连接口密封转动连接;托轮托辊装置(54)有2个,每个托轮托辊装置(54)均包括1个托轮(54‑1)、2个托辊(54‑2)和托辊支架(54‑3);2个托轮托辊装置(54)的托轮(54‑1)分左右套固在窑筒体(51)上,每个托轮(54‑1)坐落在相应的2个托辊(54‑2)上,且各托轮(54‑1)与相应的2个托辊(54‑2)滚动配合;每个托轮托辊装置(54)的2个托辊(54‑2)转动连接在相应的托辊支架(54‑3)上,托辊支架(54‑3)固定在固定物上;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传动电机、减速装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套固在窑筒体(51)上,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传动电机、减速装置和主动齿轮依次相连形成传动链;污泥输送装置(2)、余热干燥塔(3)、旋风分离器(41)、引风机(61)和除臭塔(7)之间依次经过管道相连;余热干燥塔(3)的放料口通过放料管路(96)与回转窑(5)的窑尾部(52)的进料口(52‑1)相连通;旋风分离装置(4)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回转窑(5)的窑头部(53)的进料口(53‑1)相连通;热风炉(62)的热风出口通过管道与回转窑(5)的窑头部(53)的热风入口(53‑3)相连通;回转窑(5)的窑头部(53)的放料口(53‑2)与料斗(55)的进料口相连,料斗(55)的出料口与集料罐(63)的进料口相连;气液分离器(81)的气液入口与除臭塔(7)的气液出口相连,气液分离器(8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烟囱(82)的进气口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渊,未经陈海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18130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龙门运动式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生物耦合脱氮除磷污水净化再生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