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1306.3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7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渊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119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资源 处理 装置 | ||
1.一种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滤池(1)、污泥输送装置(2)、余热干燥塔(3)、旋风分离装置(4)、回转窑(5)、引风机(61)、热风炉(62)、集料罐(63)、除臭塔(7)、气液分离器(81)和烟囱(82);
集滤池(1)包括池体(11)、上盖板(12)和滤网(13);上盖板(12)设置在池体(11)上且位于池体(11)的上方;滤网(13)铺设在池体(11)内的四周池壁及池底上;
污泥输送装置(2)为螺杆泵,所述螺杆泵为单螺杆泵或双螺杆泵;螺杆泵(2)通过其安装座固定在集滤池(1)上;螺杆泵(2)的螺杆沿着泵壳的长度方向设置,螺杆泵(2)的进料口设置在泵壳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螺杆泵(2)由其泵壳的进料口的一端从上向下穿过集滤池(1)的池体(11)的上盖板(12),且螺杆泵(2)的进料口位于池体(11)的底部且位于滤网(13)的上方;螺杆泵(2)的出料口位于集滤池(1)的池体(11)外;
余热干燥塔(3)包括塔身(31)、粉碎装置(32)和齿刀(33);粉碎装置(32)由电机(32-1)、杆轴(32-2)、轴承架(32-3)和刀片(32-4)组成;电机(32-1)固定在塔身(31)的顶板(31-1)上方;杆轴(32-2)、轴承架(32-3)、刀片(32-4)和齿刀(33)均设置在塔身(31)内部,且杆轴(32-2)的上端与电机轴的下端固定连接;轴承架(32-3)固定在塔身(31)的侧壁上,且轴承架(32-3)中的轴承与杆轴(32-2)的下端头相连;各刀片(32-4)分1至4层固定在杆轴(32-2)上;齿刀(33)的层数与刀片的层数相同,每层齿刀(33)位于相应一层刀片(32-4)的下方;每层齿刀(33)由其刀背固定在塔身(31)的塔壁的同一高度上;
旋风分离装置(4)包括旋风分离器(41)和闭风机(42),闭风机(42)的进料口与旋风分离器(41)相连,闭风机(42)的出料口也即旋风分离装置(4)的出料口;
回转窑(5)包括窑筒体(51)、窑尾部(52)、窑头部(53)、托轮托辊装置(54)、齿轮传动装置和料斗(55);窑筒体(51)按照左高右低的方式设置;窑尾部(52)设有开口上的进料口(52-1)和开口向右的连接口;窑头部(53)设有开口向上的进料口(53-1)、开口向左的连接口、开口向下的放料口(53-2)以及开口向右的热风进口(53-3);窑筒体(51)的左部端口与窑尾部(52)的连接口密封转动连接,窑筒体(51)的右部端口与窑头部(53)的连接口密封转动连接;托轮托辊装置(54)有2个,每个托轮托辊装置(54)均包括1个托轮(54-1)、2个托辊(54-2)和托辊支架(54-3);2个托轮托辊装置(54)的托轮(54-1)分左右套固在窑筒体(51)上,每个托轮(54-1)坐落在相应的2个托辊(54-2)上,且各托轮(54-1)与相应的2个托辊(54-2)滚动配合;每个托轮托辊装置(54)的2个托辊(54-2)转动连接在相应的托辊支架(54-3)上,托辊支架(54-3)固定在固定物上;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传动电机、减速装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套固在窑筒体(51)上,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传动电机、减速装置和主动齿轮依次相连形成传动链;
污泥输送装置(2)、余热干燥塔(3)、旋风分离器(41)、引风机(61)和除臭塔(7)之间依次经过管道相连;余热干燥塔(3)的放料口通过放料管路(96)与回转窑(5)的窑尾部(52)的进料口(52-1)相连通;旋风分离装置(4)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回转窑(5)的窑头部(53)的进料口(53-1)相连通;热风炉(62)的热风出口通过管道与回转窑(5)的窑头部(53)的热风入口(53-3)相连通;回转窑(5)的窑头部(53)的放料口(53-2)与料斗(55)的进料口相连,料斗(55)的出料口与集料罐(63)的进料口相连;气液分离器(81)的气液入口与除臭塔(7)的气液出口相连,气液分离器(8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烟囱(82)的进气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渊,未经陈海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13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龙门运动式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生物耦合脱氮除磷污水净化再生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