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蓄热球加热生物质热解液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4221.3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0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合;易维明;柏雪源;李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49/16;C10B31/00;C10B57/00;C10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体蓄热球加热生物质热解液化系统,其中蓄热球加热装置的出口经给料装置连通反应器的进料口,反应器的出料口连通分离装置,分离装置的底部接灰箱,顶部接热解气处理装置,下端侧壁的第二蓄热球出口经蓄热球提升装置接蓄热球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器采用套管式反应器,包括同轴心套装的内管和外管,其中内管的两端分别连通给料装置和分离装置,外管的热风出口和热风进口分别连通蓄热球加热装置;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箱和倾斜设置在分离箱内的筛板,其中筛板顺应内管底部的出口方向倾斜,下端连接第二蓄热球出口,筛板的上端与分离箱的侧壁构成炭灰的下落口。该装置节约能耗、连续运行能力和液体转化率高、工作性能优良。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蓄热 加热 生物 质热解 液化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固体蓄热球加热生物质热解液化系统,包括蓄热球加热装置、给料装置、反应器、分离装置、灰箱(1)、热解气处理装置(2)和蓄热球提升装置(3),其中蓄热球加热装置的第一蓄热球出口(4)经给料装置连通反应器的进料口,反应器的出料口连通分离装置,分离装置的底部接灰箱(1),分离装置顶部的热解气出口(5)接热解气处理装置(2),设置在分离装置下端侧壁的第二蓄热球出口(6)连通蓄热球提升装置(3)的喂入端,蓄热球提升装置(3)的输出端接蓄热球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器采用套管式反应器,包括同轴心套装的内管(7)和外管(8),其中内管(7)的两端敞口,分别连通给料装置的出口和分离装置的入口,外管(8)的两端封闭,外管(8)上端的侧壁设有热风出口(10),外管(8)下端的侧壁设有热风进口(9),反应器沿轴向自上往下分成三部分:倾斜的直管部分、弧形过渡部分和倾斜的直管部分,其中两倾斜的直管部分的轴线呈80~120度;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箱(11)和倾斜设置在分离箱(11)内的筛板(12),其中内管(7)底部自分离箱(11)侧壁的上端倾斜α角度探入分离箱(11)内,α角为40~60度,筛板(12)顺应内管(7)底部的出口方向倾斜、且与水平呈28~50度,筛板(12)的下端连接第二蓄热球出口(6)的底面,筛板(12)的上端低于内管(7)底部、且距内管(7)探入分离箱(11)的侧壁300~400mm,筛板(12)的上端与分离箱(11)的侧壁构成炭灰的下落口(1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11422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