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维螺旋板式气-气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6459.1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9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童明伟;胡鹏;童师颖;陈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4 | 分类号: | F28D9/04;F23L15/00;F28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是三维螺旋板式气-气换热器,属热交换器领域。它包括外层三维螺旋板、内层螺三维螺旋板、冷流体进口管、热流体出口管、热流体进口管、冷流体出口管、上盖板、下盖板、三维板凹坑、外端板及内端板。当热气体从热流体进口管流入三维螺旋板式气-气换热器时便在外层三维螺旋板与内层螺三维螺旋板所组成的螺旋形流道内流动并从热流体出口管排出;而冷气体从冷流体进口管流入并经由内层螺三维螺旋板与外层三维螺旋板所组成的螺旋形流道流动,而从冷流体出口管排出。冷、热气体通过一层较薄的三维螺旋板便可进行热交换,由于外层三维螺旋板与内层螺三维螺旋板上均加工有大量的三维板凹坑,可使气-气换热大大增强。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螺旋 板式 换热器 | ||
【主权项】:
一种三维螺旋板式气‑气换热器,包括外层三维螺旋板(1)、内层螺三维螺旋板(2)、冷流体进口管(3)、热流体出口管(4)、热流体进口管(5)、冷流体出口管(6)、上盖板(7)、下盖板(8)、三维板凹坑(9)、外端板(10)及内端板(11);其特征在于外层三维螺旋板(1)隔着5mm~200mm间距包裹在内层三维螺旋板(2)外,且外层三维螺旋板(1)的周径从外向内逐渐缩小,直至演变为内层螺三维螺旋板(2),但交汇处仍保留有5mm~400mm的圆形空间;内层三维螺旋板(2)的周径也相应地逐渐缩小,且与外层维螺旋板(1)隔着5mm~200mm间距,直至与外层三维螺旋板(1)以圆弧交汇而形成外层三维螺旋板(1);由外层三维螺旋板(1)与内层螺三维螺旋板(2)所绕成的螺旋体的顶部被一块上盖板(7)密封固结,外层三维螺旋板(1)与内层螺三维螺旋板(2)所绕成的螺旋体的底部也被一块下盖板(8)密封固结;在上盖板(7)和下盖板(8)的中心相对于外层三维螺旋板(1)的末端处,上盖板(7)和下盖板(8)都开有一通孔,孔中固结并联通着热流体进口管(5)各一根;与内层三维螺旋板(2)末端对应处,在上盖板(7)和下盖板(8)上还各开有一通孔,孔内也固结并联通着冷流体出口管(6);外层三维螺旋板(1)与内层螺三维螺旋板(2)的起始端面上密封固结有外端板(10),外端板(10)上开有通孔,冷流体进口管(3)的前端插入孔中并固结联通;内层螺三维螺旋板(2)的起始端与外层三维螺旋板(1)第二圈的对应位置处密封固结有内端板(11),内端板(11)上开有通孔,热流体出口管(4)的前端插入孔中并固结联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07645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