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复杂曲面的超声振动倒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4355.1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4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远;张国华;李诚;姜兴刚;王力强;周国华;秦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B06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应用于复杂曲面的超声振动倒角装置,该装置由外壳组件、超声振动组件、定位支撑组件组成;定位支撑组件安装外壳组件外部,超声振动组件安装在外壳组件内部。本装置的超声高频振动是压电陶瓷激励,它采用合理的参数设计,降低了装置的发热,提高了加工效率;通过三点定位原理,限制了刀具与保护薄膜的距离,使得曲面表层的保护薄膜在加工过程中不受损伤,满足了超声振动分离切削的条件,实现了对涂层材料的精密加工。由于本发明轻巧便携、刀具加工的角度可调,并能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增加了超声振动加工的应用范围。它在非金属金属切削加工技术领域里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复杂 曲面 超声 振动 倒角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应用于复杂曲面的超声振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外壳组件(1)、超声振动组件(2)、定位支撑组件(3)组成;定位支撑组件(3)安装外壳组件(1)外部,超声振动组件(2)安装在外壳组件(1)内部;所述外壳组件(1),包括有衬套(11)、前外筒(12)、中外筒(13)、后外筒(14)、电缆压片(15)、压紧螺栓(16);外壳组件(1)沿纵向轴线顺次布局为衬套(11)、前外筒(12)、中外筒(13)、后外筒(14)、电缆压片(15);该衬套(11)外形为圆筒形,安装在前外筒(12)前半部分的内前端,两端口齐平;该前外筒(12)外形为圆筒形,它通过其一端口设置的内螺纹安装在中外筒(13)的前端设置的外螺纹上;该中外筒(13)敞口端设置的内螺纹和后外筒(14)敞口端设置的内螺纹分别安装在后盖板(25)设置的外螺纹上,该电缆压片(15)通过压紧螺栓(16A)、(16B)、(16C)及(16D)安装在后外筒(14)尾部上;该衬套(11)是圆筒形件,它有效地防止超声振动组件(2)中的变幅杆(23)、纵振激励源(24)的磨损;该前外筒(12)是圆筒形件,其上中部设置有4个螺纹孔;该中外筒(13)呈“奶瓶状”,瓶口设置有外螺纹,瓶底设置有内螺纹;该后外筒(14)是阶梯形筒状零件,大端设置有内螺纹;该电缆压片(15)是半个圆筒形件,其上设置有4个台阶孔用于安装压紧螺栓;所述超声振动组件(2),包括有铲刀(21)、压紧螺栓(22)、变幅杆(23)、纵振激励源(24)、后盖板(25)、垫片(26)、紧固螺栓(27);超声振动组件(2)沿纵向轴线顺次布局为铲刀(21)、压紧螺栓(22)、变幅杆(23)、纵振激励源(24)、后盖板(25)、垫片(26)、紧固螺栓(27);铲刀(21)安装在变幅杆(23)前半部分,通过压紧螺栓(22)固定,纵振激励源(24)安装在变幅杆(23)和后盖板(25)之间,通过紧固螺栓(27)与垫片(26)压紧,后盖板(25)为阶梯形件;该振动形式为纵向振动,它通过纵振激励源(24)、变幅杆(23)和后盖板(25)、紧固螺栓(27)压紧实现,保证了纵振激励源(24)上的陶瓷片在振动过程中不会破碎;垫片(26)有效地防止压紧过程中后盖板(25)的转动,保证结合面的紧密性;该铲刀(21)是“铲”状零件;该变幅杆(23)是一端带有锥台的阶梯型零件;该后盖板(25)是中间带有通孔的圆柱形零件;该垫片(26)、压紧螺栓(22)、紧固螺栓(27)和纵振激励源(24)是按需选购的标准件;所述定位支撑组件(3),由定位尺(31)、紧固螺钉(32)、支撑筒(33)、紧固螺钉(34)和定位珠(35)组成;定位尺(31)通过紧固螺钉(32)安装在支撑筒(33)前端的两支承 柱上,定位珠(35)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支撑筒(33)前端,支撑筒(33)安装在前外筒(12)外缘,通过紧固螺钉(34)固定;该定位尺(31)是带有两个支撑点的片状零件;该紧固螺钉(32)是按需选购的标准件;该支撑筒(33)是一端带有两个凸出支承柱的筒状零件;该紧固螺钉(34)是按需选购的标准件;该定位珠(35)是市购的钢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1435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