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应力巷道煤岩体的支护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3709.0 | 申请日: | 201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3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斌;杨永康;康天合;苏学贵;李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戎文华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应力巷道煤岩体的支护方法是在巷道掘进成型后,表面围岩及时构建为强韧过渡封层,并将自进式注浆长锚杆和短锚杆分别交叉布入巷道煤岩体中,分层注入刚性浆材和柔性浆材,使注入刚性浆材的围岩原位构建成刚性支撑层,注入柔性浆材的围岩原位改性为柔性减压层,两层相互嵌合处构成刚柔嵌合过渡层。本发明支护方法提高了巷道围岩深部岩体适应大变形和自承载的能力,改善了高应力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状态,使高应力巷道一次成形一次支护,保证了在复杂结构、高应力、大范围松动破碎以及大变形的条件下巷道的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巷道 煤岩体 支护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应力巷道煤岩体的支护方法,包括锚注支护方法及其设备,其所述方法是在巷道掘进成型后,表面及时构建强韧过渡封层(1),并将自进式注浆长锚杆(6)和短锚杆(5)分别交叉布入巷道煤岩体中,再分层注入刚性浆材和柔性浆材,使注入刚性浆材的围岩原位构建成刚性支撑层(2),注入柔性浆材的围岩原位改性为柔性减压层(4),两层相互嵌合处构成刚柔嵌合过渡层(3),注浆结束后,在注浆长锚杆(6)和短锚杆(5)的末端固定有托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1370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