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交联表面含氟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3304.9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2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干伟;邹海良;李银辉;刘国军;涂园园;何谷平;胡盛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92/00 | 分类号: | C08F292/00;C08F220/24;C08F230/08;C08F265/04;C09D151/10;C09D151/00;C01B3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交联表面含氟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可交联表面含氟纳米微球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A结构单元含烷氧基硅烷基团或者酰氧基烷氧基硅烷基团,烷氧基硅烷基团经过水解后可以和基底进行键合或者交联,或者使得纳米微球间可以进行交联;B结构单元含氟基团,可以赋予表面超疏水疏油性能。将该可交联表面含氟纳米微球置于含氟溶剂中,加入盐酸四氢呋喃溶液和水混匀,再放入预处理后的基底材料,反应,得到具有超双疏性表面的材料。该材料的超双疏性表面的水接触角大于150°,油接触角大于150°,可见该材料能广泛应用于电力、军事、建筑及厨卫用具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
||
搜索关键词: | 交联 表面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可交联表面含氟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I所示的通式:
(式I);式中黑色实体部分为基质;g表示接枝;接枝部分是由A结构单元和B结构单元组成的的无规共聚物;m为1~500的整数;n为1~500的整数;co表示由A和B单体形成的共聚物;A部分代表的单体的结构如式II所示;
(式II)式II中,R1为氢原子或甲基;R2为烷氧基硅烷基团或者酰氧基烷氧基硅烷基团;B部分代表的单体的结构如式III所示;
(式III)式III中,R3为氢原子或甲基;R4为全氟苯基、全氟氧烷基、全氟烷基或者烷基全氟烷基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7330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