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3227.9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今嶋亮介;富阪俊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11/08 | 分类号: | C03B11/08;G02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杨林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光学元件(45)及其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具有向下模(20)上供给熔融玻璃(41)的工序和使用上模(10)以及下模对熔融玻璃进行加压成型的工序。在上模(10)上设置有用于在玻璃光学元件上形成定位用的突起(44)的凹部(13)。凹部(13)的表面包括形成有针对熔融玻璃(41)的保护膜(15)的第一区域(13R1)和没有形成保护膜(15)而使上模(10)露出的第二区域(13R2)。在对熔融玻璃进行加压成型的工序中,在熔融玻璃(41)进入凹部(13)之后,通过以熔融玻璃的一部分不与第二区域(13R2)接触的状态对熔融玻璃进行加压成型,来在玻璃光学元件上形成定位用的突起(44)。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光学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玻璃光学元件(45)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准备上模(10)以及下模(20)的工序(ST1)、向上述下模上供给熔融玻璃(41)的工序(ST2)、以及使用上述上模以及上述下模对上述熔融玻璃进行加压成型的工序(ST4),在上述上模或上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在上述玻璃光学元件(45)上形成定位用的突起(44)的凹部(13、23),上述凹部的表面包括:形成有针对上述熔融玻璃的保护膜(15、25)的第一区域(13R1、23R1)、和没有形成上述保护膜而使上述上模或上述下模露出的第二区域(13R2、13R2),在对上述熔融玻璃进行加压成型的工序(ST4)中,在上述熔融玻璃进入上述凹部内之后,通过以上述熔融玻璃的一部分不与上述第二区域接触的状态对上述熔融玻璃进行加压成型,在上述玻璃光学元件上形成定位用的上述突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6322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