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7054.3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2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纪世昌;王亮;邵远敬;葛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一次烟气(煤气)干法除尘工艺。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转炉炉口处产生的1600℃高温含尘的烟气经过汽化冷却烟道冷却至880~920℃,进入蒸发冷却塔;2)经过降温、粗除尘的烟气经过第一烟气管道进入到高温布袋除尘器;3)高温布袋除尘器的出口的含尘浓度≤15mg/Nm3;4)烟气经过第三烟气管道进入到消声器;5)进行降噪处理,然后经过第四烟气管道到杯阀切换站;6)在烟气成分分析仪内对烟气成分进行分析,符合回收条件时,烟气进入到煤气冷却器进行冷却,最后收集进入煤气柜储存;不符合回收条件时,则进入到放散烟囱进行燃烧、放散。该工艺可使系统安全运行,能使排放烟气中粉尘含量≤15mg/Nm3。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一次 烟气 除尘 工艺 | ||
【主权项】:
提钒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转炉(1)炉口处产生的1600℃高温含尘的烟气经过汽化冷却烟道(2)冷却至880~920℃,进入蒸发冷却塔(3);2)在蒸发冷却塔(3)内,含尘的烟气与双流喷枪系统喷出的雾化水液滴发生接触式换热,含尘的烟气在蒸发冷却塔(3)内的停留时间不少于4秒;在蒸发冷却塔(3)下部的除尘装置对含尘的烟气进行粗除尘,在蒸发冷却塔(3)出口温度被降至248~252℃,经过降温、粗除尘的烟气经过第一烟气管道(4)进入到高温布袋除尘器(5);3)在高温布袋除尘器(5)内,含尘的烟气被精除尘,高温布袋除尘器的出口的含尘浓度≤15mg/Nm3;经高温布袋除尘器(5)精除尘后,烟气经文氏管流量计(6)及第二烟气管道(7)进入到引风机(8)内;4)烟气经过第三烟气管道(9)进入到消声器(10);5)在消声器(10)内对引风机(8)出口处的烟气进行降噪处理,要求消声器消音量≥35dB,然后经过第四烟气管道(11)到杯阀切换站(13);6)在第四烟气管道(11)上安装有烟气成分分析仪(12),在烟气成分分析仪(12)内对烟气成分进行分析,符合回收条件时,烟气进入到煤气冷却器(17)进行冷却,最后收集进入煤气柜储存;不符合回收条件时,则进入到放散烟囱(14)进行燃烧、放散;烟气回收与切换通过杯阀切换站(13)操作完成,当烟气成分中一氧化碳体积含量>35%,且氧气体积含量≤0.5%时,杯阀切换站的放散侧杯阀关闭,杯阀切换站的回收侧杯阀打开,进行烟气回收;反之,则杯阀切换站的放散侧杯阀打开,杯阀切换站的回收侧杯阀关闭,进行烟气放散;7)通过蒸发冷却塔(3)下部香蕉弯处的内置式刮板输灰机(18)除下来的温度为248~252℃的粗灰经过粗灰卸灰管(19)、第一气动插板阀(20)及第一气动双层翻板阀(21)落到粗灰仓(22)内;8)粗灰仓(22)的下部安装有第一星形卸灰阀,当达到高料位时,第一星形卸灰阀启动开始卸灰;9)在高温布袋除尘器(5)内被除下温度为248~252℃的细灰经过高温布袋除尘器的出口下方的第一刮板输灰机(23),细灰被送至高温布袋除尘器的外部;在正常情况下,细灰通过第一细灰卸灰管(26)、第二气动插板阀(24)及第二气动双层翻板阀(25)落至第二刮板输灰机(27),然后经过第二细灰卸灰管(30)被输送至螺旋输灰机(31),最后经由斗式提升机(32)及第三细灰卸灰管(33)被输送至细灰仓(34);在事故状态下,细灰通过事故气动插板阀(28)及事故卸灰管(29)落至事故灰仓中;10)细灰仓(34)的下部安装有第二星形卸灰阀,当达到高料位时,第二星形卸灰阀启动开始卸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3705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