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大规格鳝鱼苗种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7793.6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杨代勤;阮国良;袁汉文;陈芳;苏应兵;杨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熊成香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育大规格鳝鱼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育网箱在池塘内成排排列布置,每排网箱中网箱之间的间距为1~1.5m;投放密度为4000~5000尾/m2,所投饲料为动物活饵料水蚯蚓;培育阶段的前1个月内,每万尾稚鳝的日投喂量从500g到2000g逐渐增加,每天投喂3次;培育1个月后,日投喂量为苗体重的8%~10%,每天投喂1次,每年11月中旬水温低于12℃时停止投喂;培育期间要注意网箱完好无损、按个体大小及时分级饲养以及进入越冬期培育网箱内覆盖水花生。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鳝鱼苗种培育存活率可提高到80%~90%;通过10个月的培育,鳝鱼个体规格平均达到8~10g,可为鳝鱼规模化养殖提供大批量、高质量的大规格鳝鱼苗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规格 鳝鱼 苗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培育大规格鳝鱼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培育池塘的准备:培育鳝鱼苗种的池塘选择在鳝鱼繁育场地附近,面积666.7~2000m2,池深1.2~1.5m,池底淤泥15~20cm;(2)、培育网箱的制作及安装:培育鳝鱼苗种的网箱用40目的乙纶网片制作,网箱规格为1m×1m×1m;池塘内网箱成排排列布置,排与排之间的间距为2~3m;网箱为固定式设置;(3)、稚鳝的投放:稚鳝通过网箱人工繁育方式取得;当发现亲鳝在网箱内筑巢产卵后,细心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当水温在25℃~28℃时,在亲鳝筑巢产卵后第10~12天,稚鳝已孵化出且卵黄囊尚未完全消失、或已完全消失但稚鳝还在繁育网箱内的水葫芦根须内聚集而未扩散时,用盆将根须聚集有稚鳝的水葫芦捞出,并迅速将水葫芦放入培育网箱中,注意此过程不要抖动水葫芦,避免稚鳝落入盆底,导致稚鳝受伤或死亡;稚鳝投放密度控制在4000~5000尾/m2;每个网箱内投放规格一致的稚鳝;(4)、大规格鳝种的培育:稚鳝投放到培育网箱后,若稚鳝卵黄囊没有消失,待其消失后开始投喂饲料,若卵黄囊已消失,则第二天开始投喂饲料,所投饲料为动物活饵料水蚯蚓;在培育阶段的前10天,每万尾稚鳝每天投喂水蚯蚓500g;培育阶段的第10~20天,每万尾稚鳝每天投喂水蚯蚓1000g;培育阶段的第20~30天,每万尾稚鳝每天投喂水蚯蚓2000g;每天投喂3次,即早、中、晚分别投喂1次;投喂水蚯蚓时,先将其放在盆内,用水稀释并用手搅拌均匀后,泼洒到 水葫芦叶面上,然后用水泼洒叶面,使其落入到水葫芦根须部;培育30天以后,每天投喂1次,在每天下午5时后投喂,投喂量按照种苗体重的8%~10%投喂;待到11月中旬水温低于12℃时停止投喂;(5)、培育管理:做好日常观察和检查,坚持早晚巡塘;要经常仔细检查箱体,是否被水老鼠咬破,如有漏洞应及时修补;要定期捞取网箱内过多的水葫芦,防止水葫芦生长过旺;要注意池塘水位变化,特别是夏季下暴雨或高温干旱时,应及时调整网箱位置;随着黄鳝个体长大,应及时筛选分养,调整密度,防止黄鳝以大吃小,每隔30天分养1次;为保证鳝苗安全越冬,在每年8月底要将网箱内的水葫芦逐步替换为水花生,至11月中旬黄鳝开始越冬时,网箱内全部为水花生覆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8779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式真空助力器
- 下一篇:一种营养种植土以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