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大规格鳝鱼苗种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87793.6 申请日: 2011-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3004650A 公开(公告)日: 2013-04-03
发明(设计)人: 杨代勤;阮国良;袁汉文;陈芳;苏应兵;杨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 长江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代理人: 熊成香
地址: 434023***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培育 规格 鳝鱼 苗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培育大规格鳝鱼苗种的方法,属渔业科学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鳝鱼是我国近年养殖发展十分迅速的名优鱼类之一,其主要养殖产区遍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鳝鱼养殖已成为这些区域水产养殖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在鳝鱼规模化人工养殖过程中,人工繁育的苗种十分短缺,目前投放的种苗以野生鳝苗为主。养殖野生鳝鱼种苗,在生产上存在着养殖存活率低,且野生种苗的数量及来源等方面也均不能满足鳝鱼养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要求。鳝鱼种苗的人工繁育技术虽在近期有所突破,但将人工孵化出的鳝苗从稚鳝培育到个体体长15~20cm、体重5~8g的大规格种苗成活率低,还不能进行规模化的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育大规格鳝鱼苗种的方法,鳝鱼苗种培育存活率可提高到80%~90%;可为鳝鱼规模化养殖提供大批量、高质量的大规格鳝鱼苗种,以满足规模化生产大规格鳝苗种的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1)、培育池塘的准备:

培育鳝鱼苗种的池塘选择在鳝鱼繁育场地附近,面积666.7~2000m2为宜,池深1.2~1.5m,池底淤泥15~20cm;在稚鳝苗投放前15天,用每亩75~100kg生石灰彻底清池。

(2)、培育网箱的制作及安装:

培育鳝鱼苗种的网箱用40目的乙纶网片制作,网箱规格为1m×1m×1m或2m×1m×1m;池塘内网箱成排排列布置,排与排之间的间距为2~3m;每排网箱中网箱之间的间距为1~1.5m;网箱为固定式设置,网箱顶部高出水面40~50cm。

(3)、稚鳝的投放:

稚鳝通过网箱人工繁育方式取得;当发现亲鳝在网箱内筑巢产卵后,细心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当水温在25℃~28℃时,在亲鳝筑巢产卵后第10~12天,稚鳝已孵化出且卵黄囊尚未完全消失、或已完全消失但稚鳝还在繁育网箱内的水葫芦根须内聚集而未扩散时,用盆将根须聚集有稚鳝的水葫芦捞出,并迅速将水葫芦放入培育网箱中,注意此过程不要抖动水葫芦,避免稚鳝落入盆底,导致稚鳝受伤或死亡;稚鳝投放密度控制在4000~5000尾/m2;每个网箱内投放规格一致的稚鳝。

(4)、大规格鳝种的培育:

稚鳝投放到培育网箱后,若稚鳝卵黄囊没有消失,待其消失后开始投喂饲料,若卵黄囊已消失,则第二天开始投喂饲料,所投饲料为动物活饵料水蚯蚓;在培育阶段的前10天,每万尾稚鳝每天投喂水蚯蚓500g;培育阶段的第10~20天,每万尾稚鳝每天投喂水蚯蚓1000g;培育阶段的第20~30天,每万尾稚鳝每天投喂水蚯蚓2000g;每天投喂3次,即早、中、晚分别投喂1次;投喂水蚯蚓时,先将其放在盆内,用水稀释并用手搅拌均匀后,泼洒到水葫芦叶面上,然后用水泼洒叶面,使其落入到水葫芦根须部;培育30天以后,每天投喂次数只需1次,即在每天下午5时后投喂,投喂量按照种苗体重的8%~10%投喂;待到11月中旬水温低于12℃时停止投喂。

(5)、培育管理:

做好日常观察和检查,坚持早晚巡塘;要经常仔细检查箱体,是否被水老鼠咬破,如有漏洞应及时修补;要定期捞取网箱内过多的水葫芦,防止水葫芦生长过旺;要注意池塘水位变化,特别是夏季下暴雨或高温干旱时,应及时调整网箱位置;随着黄鳝个体长大,应及时筛选分养,调整密度,防止黄鳝以大吃小,每隔30天分养1次;为保证鳝苗安全越冬,在每年8月底要将网箱内的水葫芦逐步替换为水花生,至11月中旬黄鳝开始越冬时,网箱内全部为水花生覆盖。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应用本发明的方法,鳝鱼苗种培育存活率可提高到80%~90%;通过10个月的培育,个体规格平均可达到8~10g,可为鳝鱼规模化养殖提供大批量、高质量的大规格鳝鱼苗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发明,以江汉平原地区为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培育池塘的准备:

培育鳝鱼苗种的池塘选择在鳝鱼繁育场地附近,面积在1000m2左右,池深1.5m,池底淤泥15cm;在稚鳝苗投放前15天,用每亩75~100kg生石灰彻底清池。

(2)、培育网箱的制作及安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7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