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机电致变色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3078.2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7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伍媛婷;王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9/40 | 分类号: | C08J9/40;C08J9/26;C08J5/18;C08L79/02;C08K3/24;C08G73/02;C09K9/00;C09K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电致变色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有机材料为聚苯胺,无机电致变色膜选用WO3,以有机复合材料与SiO2制备双尺寸胶体晶体,除去双尺寸胶体晶体结构中的SiO2胶体后,将其浸入制备WO3膜的凝胶中,经干燥煅烧后即获得无机电致变色复合膜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机电 变色 复合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无机电致变色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备SiO2纳米或亚微米球;第二步,制备聚苯胺纳米颗粒;第三步,将粒径比为DSiO2∶D聚苯胺=5~8∶1的两种球体颗粒按质量比为mSiO2∶m聚苯胺=10~20∶1分别进行称取,然后分别将两种球体颗粒超声分散于有机溶剂中,超声时间为2~3h,将两悬浮液混合后继续超声2~3h,得到混合悬浮液,其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2%,其中:DSiO2表示SiO2的直径,D聚苯胺表示聚苯胺的直径,mSiO2表示SiO2的质量,m聚苯胺表示聚苯胺的质量;第四步,将基底垂直浸入已放置平稳的混合悬浮液中,在40~50℃下真空干燥,待溶液完全蒸发后,在基底表面生长出一层双尺寸胶体晶体;第五步,将双尺寸胶体晶体浸入质量浓度为1%~2%的氢氟酸溶液中刻蚀12~24h,然后用在去离子水中清洗除去多余的HF酸溶液,在50~60℃下烘干即获得反蛋白石型聚苯胺胶体晶体;第六步,将浓度为0.8~1.5mol/L的钨酸钠溶液通过装有强酸型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柱,流出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和质量分数为0.1%的聚乙烯醇溶液得到混合液,其中V钨酸钠溶液∶V无水乙醇∶V聚乙烯醇溶液=4~5∶8~10∶1,将第五步得到的反蛋白石型聚苯胺胶体晶体垂直浸入该混合液中静置5~10min后取出,室温晾干,再经70~80℃热处理2h即得无机电致变色复合膜,其中:V钨酸钠溶液表示钨酸钠溶液的体积,V无水乙醇表示无水乙醇的体积,V聚乙烯醇溶液表示聚乙烯醇溶液的体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4307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数据传输功能的便携终端以及便携终端的动作控制方法
- 下一篇:旋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