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井用固体除垢酸棒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9336.3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旺;王继刚;范振忠;万家瑰;娄艳敏;叔贵新;唐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528 | 分类号: | C09K8/528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张海霞 |
地址: | 16331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井用固体除垢酸棒,其组成包括主体酸,胶结剂,加重剂,防吸水剂;所述主体酸包括:固体酸、渗透剂、缓蚀剂、清洗剂。解决了现有油井用除垢剂强酸的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和生产使用不方便等缺陷;该固体除垢酸棒与常规除垢剂相比,具有强溶解性及弱酸性等优点,能够有效除垢,且不会对管柱、胶筒产生腐蚀。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固体 除垢 | ||
【主权项】:
一种油井用固体除垢酸棒,其组成包括主体酸,胶结剂,加重剂,防吸水剂;所述主体酸包括:固体酸、渗透剂、缓蚀剂、清洗剂;所述固体酸包括氨基磺酸、硝酸粉末、乙二胺四乙酸;上述固体除垢酸棒组成中胶结剂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加重剂采用溴化锌,防吸水剂采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渗透剂采用聚合度为30的平平加,缓蚀剂采用硫脲,清洗剂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油井用固体除垢酸棒各组分的含量按照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固体酸为 88.4%,羧甲基纤维素钠为0.2%,溴化锌为4%,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0.2%,聚合度为30的平平加为3.6%,硫脲为1.8%,十二烷基苯环酸钠为1.8%;其中88.4%的固体酸中氨基磺酸为33%,硝酸粉末为25%,乙二胺四乙酸为30.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1933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纸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线缆固定构件和线缆固定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