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化床电极直接碳燃料电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7478.6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4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史翊翔;蔡宁生;王洪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0 | 分类号: | H01M8/10;H01M8/04;H01M4/8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史双元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一种流化床电极直接碳燃料电池装置。该装置包含流化床、两根及两根以上管式单体电池、集流板、复合碳燃料、气体循环装置、螺旋给料机和燃料箱。本发明在固体氧化物直接碳燃料电池基础上,向固体碳燃料中添加导体催化剂,使得碳的直接电化学反应界面从二维拓展为三维,并能促进碳的气化反应,从而提高电池性能;在反应器壁面布置集流板,便于收集电流;同时采用流化床反应器构成流化床电极,进一步增强电极内的传热和传质,不仅解决了给料问题,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固体氧化物直接碳燃料电池的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床 电极 直接 燃料电池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流化床电极直接碳燃料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流化床(1)、两根及两根以上管式单体电池(2)、集流板(3)、复合碳燃料(6)、气体循环装置(12)、螺旋给料机(4)、燃料箱(5);管式单体电池(2)为盲管式或通管式,对于盲管式电池,开口端伸出流化床(1),封闭端置于流化床(1)内部,对于通管式电池,两端均伸出流化床(1)外,管式单体电池布局为顺排或叉排方式;集流板(3)置于流化床(1)内壁上;复合碳燃料(6)填充于流化床(1)底部,与流化床(1)外部的螺旋给料机(4)和燃料箱(5)相通;气体循环装置(12)位于流化床(1)外部连接流化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1747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