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6349.7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1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徐跃民;孙海龙;吴逢时;丁亮;鉴福升;孙简;霍文青;杨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5H1/30 | 分类号: | H05H1/30;H05H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高宇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产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工作气体储存罐(1)、等离子体矩(2)、微波源(3)、线圈(4)和流量控制器(10);所述等离子体矩(2)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导体(5)、内导体(6)、短路活塞(7)和喷口(8),所述短路活塞(7)设置于外导体(5)和内导体(6)之间;所述微波源(3)设置于外导体(5)前端的能量馈入点上,用于将能量馈入,外导体(5)和内导体(6)及短路活塞(7)之间形成微波谐振腔(9);所述外导体(5)前部外面缠绕包覆线圈(4),用于通电后产生螺旋磁场。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对等离子体进行参数的控制时不再局限于密闭的腔体中进行,应用更加广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产生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工作气体储存罐(1)、等离子体矩(2)、微波源(3)和线圈(4);所述等离子体矩(2)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导体(5)、内导体(6)、短路活塞(7)和喷口(8),所述短路活塞(7)设置于外导体(5)和内导体(6)之间;所述微波源(3)设置于外导体(5)前端的能量馈入点上,用于将能量馈入,外导体(5)和内导体(6)及短路活塞(7)之间形成微波谐振腔(9);所述外导体(5)前部外面缠绕包覆线圈(4),用于通电后产生螺旋磁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0634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