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交换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97010.5 申请日: 2011-07-07
公开(公告)号: CN102865259A 公开(公告)日: 2013-01-09
发明(设计)人: 孙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协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04F13/00 分类号: F04F1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4112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压力交换器,其基本机型包括一个具有径向开孔的转子,以及具有若干开孔的转子外壳、高压侧端盖和低压侧端盖,转子可依靠流体的冲击力而转动,当转子的位置转到压力交换位置的时候,高压流体A将转子的径向孔内的低压流体B压出,从而实现了压力从流体A到流体B的交换;随着转子的继续旋转至下一个位置即流体置换位置时,低压流体B将转子的径向孔内的流体A压出并从泻放口排出,从而实现了径向孔内的流体A利流体B的交换;随着转子的继续旋转,转子的位置又将转到原来的压力交换位置,从而实现了一个压力交换-流体置换循环。在此循环中,流体A和流体B之间始终存在一个中间层,确保流体A和流体B不被混合。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压力 交换
【主权项】:
一种压力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径向开孔的转子(1),具有若干配合实现不同功能的开孔的转子外壳(2)、高压侧端盖(3)和低压侧端盖(4),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配备高压侧轴(5)和低压侧轴(6)或动力输入轴(7),转子(1)在旋转过程中与转子外壳(2)上的开孔配合作用,实现不同流体间的压力交换过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协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协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9701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具有整体旋转式配流盘的余压回收装置-201710405548.8
  • 邓建强;宣炳蔚;王天怡;孟祥远;王旭岑;周子懿;刘凯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7-06-01 - 2019-10-11 - F04F13/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整体旋转式配流盘的余压回收装置,采用对称布置的流体圆孔道、筒体、配流盘,减小配流盘、中心轴的偏心晃动,运行稳定,提高装置使用寿命;筒体和配流套构成一个整体,显著提高装置的密封性;在配流盘和配流套之间设有迷宫密封,有效地阻止高低压流体出现掺混;采用配流盘外环与配流套接触,实现配流盘的径向固定,避免配流盘转动时出现晃动,产生额外摩擦而影响余压回收效率;在配流盘和密封盖之间设有迷宫密封,有较好的密封性,防止流体泄露;具有压力回收效率高、密封性好、运行稳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 压力波增压器-201580040407.X
  • M.斯科皮 - 安卓瓦股份公司
  • 2015-07-24 - 2019-10-11 - F04F13/00
  • 一种压力波增压器(1),用于压缩用于内燃机的新鲜空气(2a),包括冷气壳体(6)、热气壳体(7)以及布置在它们之间的转子壳体(11),其中,在所述转子壳体(11)内部布置有可旋转的叶片转子(8),并且其中,所述热气壳体(7)包括高压废气通道(4)和低压废气通道(5),并且其中,所述冷气壳体(6)包括新鲜空气通道(2)和增压空气通道(3),并且其中,所述高压废气通道(4)、所述低压废气通道(5)、所述新鲜空气通道(2)和所述增压空气通道(3)以传导流体的方式与所述叶片转子(8)连接,其中,所述冷气壳体(6)包括叶片转子轴承(14),所述叶片转子(8)与转子轴(12)连接,所述转子轴(12)支承在所述叶片转子轴承(14)中,并且所述叶片转子(8)沿所述转子轴(12)的延伸方向分开,并且至少包括第一叶片转子部件(8a)和第二叶片转子部件(8b)。
  • 用于压力交换系统中改进的管道压力传递的系统和方法-201580052343.5
  • J·G·马丁;J·L·爱勒克 - 能量回收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8-06 - 2019-09-03 - F04F13/00
  • 一种旋转等压压力交换器(IPX)包括第一端盖,第一端盖具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与转子的第一端面交界,其中,第一端盖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流体入口和至少一个第一流体出口。IPX包括第二端盖,第二端盖具有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与转子的第二端面交界,其中,第二端盖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流体入口和至少一个第二流体出口。IPX包括通过第一端盖的第一表面或通过第二端盖的第二表面设置的端口,其中,该端口构造成:在圆柱形转子绕旋转轴线的旋转期间,与转子内的多个通道中的至少一个通道流体连通。
  • 一种压力交换增压器装置-201910378303.X
  • 周鹏;沈飞 - 济南良乔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2019-05-08 - 2019-08-09 - F04F1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交换增压器装置,包括:外壳和位于其内部的需增压区与需降压区,外壳的顶端设有需增压区液体的第一排出口和需降压区液体的第一进入口,外壳的水平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需增压区液体进入的第一端口管道和需降压区液体排出的第二端口管道;转子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端帽和第二端帽,且转子的外围设有套管,套管与端帽通过螺栓连接,用以将转子扣合在套管与第一端帽和第二端帽之间,第一端帽和第二端帽均设有通孔,以使需降压区液体从第一进入口进入后,使得需降压区的液体从所述通孔中的切向流入转子,用以形成带动转子转动的水力轴承;实现了交换出来压力比系统剩余高压液体压力更高。
  • 一种滑片与型线匹配设计的滑片式压力能交换器-201611021411.4
  • 邓建强;叶芳华;龚明强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6-11-15 - 2018-07-17 - F04F1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片与型线匹配设计的滑片式压力能交换器,转子将内腔分割成流体A腔室和流体B腔室两个腔室,流体A侧和流体B侧的缸体型线相互对称、且均由密封段I、进流段、中间段、出流段和密封段II依次连接而成,缸体型线和滑片数量匹配设计,滑片数量与缸体型线中间段所跨角度的乘积为2π,可减少相邻两个滑片之间的容腔因空间增大导致液体迅速降压所产生的能量损失,避免因液体被压缩所导致的设备无法稳定运转或破坏设备正常结构,保障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其结构简单易实现,可操作性强。
  • 一种多进多出式压力交换器-201610510268.9
  • 郑维膑 - 宁波泽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6-23 - 2018-01-05 - F04F13/00
  • 一种多进多出式压力交换器,所述压力交换器用于从高压第一流体向低压第二流体传递压力能量以提供加压的第二流体,所述压力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套筒和套筒内旋转的转子;所述转子具有多个大体上沿轴向穿过所述转子延伸的通道,所述通道在所述转子一个末端处具有第一开口,在所述转子另一个末端处具有第二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转子的长度方向彼此隔开;所述套筒具有四个或更多个内部歪曲的入口通路和四个或更多排放通路,所述套筒通路布置成所述转子第一通道末端开口与一个所述套筒上的入口通路对准时,所述通道另一末端开口还与所述套筒上的排放通路对准。
  • 一种多进多出式压力交换器-201620692290.5
  • 郑维膑 - 宁波泽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6-23 - 2017-05-10 - F04F13/00
  • 一种多进多出式压力交换器,所述压力交换器用于从高压第一流体向低压第二流体传递压力能量以提供加压的第二流体,所述压力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套筒和套筒内旋转的转子;所述转子具有多个大体上沿轴向穿过所述转子延伸的通道,所述通道在所述转子一个末端处具有第一开口,在所述转子另一个末端处具有第二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转子的长度方向彼此隔开;所述套筒具有四个或更多个内部歪曲的入口通路和四个或更多排放通路,所述套筒通路布置成所述转子第一通道末端开口与一个所述套筒上的入口通路对准时,所述通道另一末端开口还与所述套筒上的排放通路对准。
  • 一种具有延伸进流角结构的旋转式功交换器-201510438597.2
  • 邓建强;曹峥;陈志华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5-07-23 - 2017-03-01 - F04F1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延伸进流角结构的旋转式功交换器,属于流体余压回收技术领域。该交换器包括转子,位于转子两端的上定子和下定子,以及转子套筒四部分,其中定子开设有延伸角结构的入流集液槽,可使得孔道在高压连通区‑密封区‑低压连通区之间的切换过程中,速度梯度变化时,压力梯度显著降低,可有效降低液体的射流掺混。本发明的旋转式功交换器进流结构设计合理,制作简便,能够有效抑制孔道内的射流掺混,保证压力能传递过程中被加压的第一液体的浓度品质,使得高压出口处浓度值在稳定范围内,保障功交换器及膜系统的高效运行。
  • 液媒气体压缩/膨胀机-201610540335.1
  • 翟佑华;梁爱清;姬亚芳 - 姬亚芳
  • 2016-07-11 - 2016-10-26 - F04F13/00
  • 液媒气体压缩/膨胀机,它是由常规的压力容器、阀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液机和电机组装而成。其主要特征在于:使用液体作为气体压缩或膨胀过程中的能量传递媒介,克服了气体粘度低、密度小,直接压缩或膨胀能耗高的缺点。与现有气体压缩机或膨胀机相比,液媒气体压缩/膨胀机具有效率高、制造简单、成本低、且可方便高效地调整压力、流量等参数。液媒气体压缩/膨胀机通过选用不同的液媒(如水、液压油),可以高效替代目前所有用途的气体压缩机或膨胀机,特别适用于空气储能汽车,天然气压力能发电,余热发电、气分、压缩空气储能调峰发电、制冷和制热等节能环保项目上。
  • 一种气动灌液泵-201420212595.2
  • 张兴瑞;孙宝京;孙晋祥;徐密 - 山东临朐乾成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2014-04-29 - 2014-08-20 - F04F13/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作业设备,尤其是一种气动灌液泵,是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向油井中灌液的设备。包括泵体、安装在泵体下端的止回阀、安装在泵体上端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泵体的内腔中,出液管的上端固定插装在泵体的上端盖上,出液管的上端设有出液球阀,出液管的下端低于止回阀的出水口;所述泵体的上端盖上还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串联安装有进气球阀和快速放气阀。该气动灌液泵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无需电能即可向油井中灌液,不受井口位置凸起的影响,水池施工成本低。
  • 具有增压功能的旋转压力传递装置-201220368688.5
  • 蒋祖光 - 浙江沃尔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2012-07-21 - 2013-04-03 - F04F13/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增压功能的旋转压力传递装置,涉及能量回收技术领域,解决了工业生产过程中设备较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增压功能的旋转压力传递装置,包括可转动安装的圆柱形换压转子,换压转子的端面上设有沿轴向贯穿换压转子的通道,换压转子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端盖,每个端盖上设有入口通路和排放通路,且入口通路和排放通路在端盖贴合换压转子的一面上开口,换压转子相对端盖转动至通道与一个端盖的入口通路开口连通时,该通道与另一端盖的排放通路开口连通;其中一个端盖上固定安装有增压叶片泵,增压叶片泵的入口与该端盖的排放通路连通,并将排放通路中排出的流体增压后通过增压叶片泵的出口排出。
  • 一种压力交换器-201110197010.5
  • 孙立新 - 无锡协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2011-07-07 - 2013-01-09 - F04F13/00
  •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压力交换器,其基本机型包括一个具有径向开孔的转子,以及具有若干开孔的转子外壳、高压侧端盖和低压侧端盖,转子可依靠流体的冲击力而转动,当转子的位置转到压力交换位置的时候,高压流体A将转子的径向孔内的低压流体B压出,从而实现了压力从流体A到流体B的交换;随着转子的继续旋转至下一个位置即流体置换位置时,低压流体B将转子的径向孔内的流体A压出并从泻放口排出,从而实现了径向孔内的流体A利流体B的交换;随着转子的继续旋转,转子的位置又将转到原来的压力交换位置,从而实现了一个压力交换-流体置换循环。在此循环中,流体A和流体B之间始终存在一个中间层,确保流体A和流体B不被混合。
  • 一种轮式压力交换器-201110202616.3
  • 孙立新 - 无锡协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2011-07-09 - 2013-01-09 - F04F13/00
  •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压力交换器,其基本机型包括一个具有径向开孔的转子,以及具有若干开孔的转子外壳、高压侧端盖和低压侧端盖,转子可依靠流体的冲击力而转动,当转子的位置转到压力交换位置的时候,高压流体A将转子的径向孔内的低压流体B压出,从而实现了压力从流体A到流体B的交换;随着转子的继续旋转至下一个位置即流体置换位置时,低压流体B将转子的径向孔内的流体A压出并从泻放口排出,从而实现了径向孔内的流体A和流体B的交换;随着转子的继续旋转,转子的位置又将转到原来的压力交换位置,从而实现了一个压力交换-流体置换循环。在此循环中,流体A和流体B之间始终存在一个中间层,确保流体A和流体B不被混合。
  • 液-液压力交换装置-201220039432.X
  • 靳志军 - 北京海思清膜科技有限公司
  • 2012-02-08 - 2013-01-02 - F04F13/00
  • 一种液-液压力交换装置,用于把一股液体的压力传递给另一股液体,同时避免两股液体之间的掺混。它包括两个压力容器、限位机构、导向杆、弹性隔膜、两个二位四通阀,压力容器各自的两端通过法兰及管路与二位四通阀相连接。进行压力交换时由二位四通阀切换高压液体和低压液体的去向,两个压力容器交替进行压力交换的操作:当高压液体进入其中一个压力容器的时候把压力传递给事先注入该压力容器的低压液体,与此同时低压液体则进入另一个压力容器并把已经实现压力交换的原高压液体排出该压力容器。两个压力容器在两个二位四通阀的配合下交替进行以上操作,从而实现高压液体把压力连续不断地传递给低压液体的过程。本装置适用于反渗透法海水淡化的压力回收及其他需要压力交换的场合。
  • 液-液压力交换装置及其应用方法-201210027008.8
  • 靳志军 - 北京海思清膜科技有限公司
  • 2012-02-08 - 2012-07-18 - F04F13/00
  • 一种液-液压力交换装置,用于把一股液体的压力传递给另一股液体,同时避免两股液体之间的掺混。它由两个内有弹性隔膜的压力容器和两个二位四通阀组成。进行压力交换时由二位四通阀切换高压液体和低压液体的去向,两个压力容器交替进行压力交换的操作:当高压液体进入其中一个压力容器的时候把压力传递给事先注入该压力容器的低压液体,与此同时低压液体则进入另一个压力容器并把已经实现压力交换的原高压液体排出该压力容器。两个压力容器在两个二位四通阀的配合下交替进行以上操作,从而实现高压液体把压力连续不断地传递给低压液体的过程。本装置适用于反渗透法海水淡化的压力回收及其他需要压力交换的场合。
  • 一种机械式压力转换容器-201110193126.1
  • 时润柱;梁建宇;许文路;刘萍;逯黎;王光源 - 山西晋西压力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 2011-07-11 - 2012-01-11 - F04F1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式压力转换容器,属于压力容器领域。本发明包括容器体、储气罐、活塞、转换接头、支撑板、气泵,容器体侧壁分别加工有进气孔、出气孔、加压孔,容器体连接压力表,储气罐通过支撑板固定在容器体内,储气罐一端通过卡位台结构连接活塞,使活塞可在储气罐内活动,且活塞与储气罐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储气罐另一端通过转换接头分别与进气孔、出气孔管道连接,进气孔、出气孔分别连接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进气孔、出气孔分别与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之间设置有开关,加压孔连接气泵。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重复加压时能源消耗小,安全可靠,实现了对可燃性气体的加压传输。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