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奥氏体不锈耐热气阀钢21-4N大铸锭轧制开坯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72075.4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6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顾新根;李瀑;马宝国;张培德;冯倡敏;刘凯;徐维国;沈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06 | 分类号: | B21B1/06;B21B3/02;B21B37/7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奥氏体不锈耐热气阀钢21-4N(5Cr21Mn9Ni4N)大铸锭的热加工开坯的生产方法,包括:1、热送奥氏体不锈耐热气阀钢铸锭,2、均热炉第一火铸锭加热和第二火轧件回炉加热工序;第一火铸锭加热,(A)铸锭入炉温度500~900℃;(B)升温至1150-<1250℃;(C)在1150-<1250℃,保温2~6小时;(D)铸锭阴阳面温度差≤20℃;第二火轧件回炉加热,(A)加热升温至1150-<1250℃,保温2~3小时,(B)轧件阴阳面温度差≤20℃;3、上述二加热工序后分别进行轧制,(A)轧辊预热温度100~300℃;(B)开轧温度1150-<1250℃,终轧温度>900℃;(C)轧辊咬入速度10-40转/分。本发明工艺简单;铸锭锭型增大,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能耗大大降低,成坯率提高。所生产的钢坯线供线材盘卷生产,大大提高盘卷单重。 | ||
搜索关键词: | 奥氏体 不锈 耐热 气阀 21 铸锭 轧制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奥氏体不锈耐热气阀钢21‑4N大铸锭轧制开坯的生产方法,所述大铸锭重量2‑5t,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序:(1)热送奥氏体不锈耐热气阀钢21‑4N铸锭,所述铸锭的入炉温度在500~900℃;铸锭浇毕到钢锭装入均热炉完毕,二者之间的传搁时间≤300分钟;(2)均热炉热装铸锭加热且锭温均匀化处理,所述均热炉热装铸锭加热包括第一火铸锭加热工序和第二火轧件回炉加热工序;第一火铸锭加热工序包括;(A)铸锭的入炉温度在500~900℃;(B)铸锭以50~80℃/h的速度加热升温至1150‑1250℃;(C)铸锭在(B)的升温温度下保温3小时~6小时;(D)铸锭在(C)的保温过程中,逐支铸锭进行阴面与阳面交换位置操作;(E)铸锭阴阳面温度差≤20℃;第二火轧件回炉加热工序:(A)第一火轧件回炉加热,轧件加热升温至1150‑1250℃;(B)轧件在(A)的升温温度下,保温2~3小时;(C)轧件在(B)的保温过程中,轧件逐支进行阴面与阳面交换位置操作;(D)钢锭阴阳面温度差≤20℃;(3)轧制方法:在第一火铸锭加热工序和第二火轧件回炉加热工序后分别进行轧制:(A)将轧辊的表面温度预热至100~300℃;(B)铸锭与轧件的开轧温度1150‑1250℃,终轧温度>900℃;(C)轧辊咬入速度10‑40转/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7207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