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动力学参数的动静态辨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1147.7 | 申请日: | 201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0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贾庆轩;张岩;陈钢;孙汉旭;朱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3/00 | 分类号: | B25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的动静态辨识方法,该方法需要提供机器人基座六维力、各个关节的驱动力矩、角速度以及角加速度。在静态辨识中,通过变换机械臂的构型,利用机器人各连杆坐标系间的旋转变换关系构造多维矩阵,建立静态辨识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各连杆质量与质心坐标的乘积。利用静态辨识结果,基于牛顿-欧拉算法推导动力学参数解耦形式的机械臂动力学方程。在动态辨识中,规划各关节按照特定的组合方式运动,采用伪逆法依次辨识末端连杆至连杆一的惯性张量以及质心坐标,继而完成机器人动力学参数的全辨识。本发明的参数辨识结果中包含机械臂关节特性,能够反应机器人实际工作中的惯性参数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动力学 参数 静态 辨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机器人动力学参数的动静态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动静态的分步辨识过程,解决机械臂动力学模型中参数耦合的问题,通过静态辨识首先辨识操作臂各连杆的质量与质心坐标的乘积,避免在动态辨识的过程中出现待辨识参数的二次方项以及参数的耦合乘积项,使机械臂动力学方程中关节力矩与待辨识参数形成线性的关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5114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酸性气体压缩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