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应变速率循环拉伸试验构建超塑性本构关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8823.7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7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高潮;徐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采用应变速率循环拉伸试验构建超塑性本构关系的方法,首先,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拉伸试样的应变速率,让一次循环拉伸中试样经历若干个数量级的应变速率;其次,计算机程序控制试样的应变速率循环周期数,让一个温度下一根试样在一次试验中,经历若干周期的应变速率循环拉伸;就可获取涵盖整个超塑性变形温度区间的试验数据;最后,通过选定描述超塑性本构关系的模型,并运用数值回归分析等手段处理试验数据,快捷高效地构建超塑性力学本构方程。本发明的优点是:常规的超塑性力学本构关系建立方法需要做大量的恒应变速率拉伸实验,费时费力。本发明创新地采用应变速率循环拉伸试验法建立超塑性力学本构关系,可以大大减少试验次数和时间,从而能够节约材料与能源、提高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应变 速率 循环 拉伸 试验 构建 塑性 关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应变速率循环拉伸试验构建超塑性本构关系的方法,其特征是方法步骤为:首先,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拉伸试样的应变速率,让其在设定的若干个数量级的应变速率区域先从低到高、后又从高到低循环变化,让一次循环拉伸中试样经历若干个数量级的应变速率;其次,计算机程序控制试样的应变速率循环周期数,让一个温度下一根试样在一次试验中,经历若干周期的应变速率循环拉伸;这样,在一个温度下一根试样一次拉伸,即可获取该温度下构建超塑性本构关系所需的大量试验数据,若干根试样应变速率循环拉伸,就可获取涵盖整个超塑性变形温度区间的试验数据;最后,通过选定描述超塑性本构关系的模型,并运用数值回归分析等手段处理试验数据,快捷高效地构建超塑性力学本构方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3882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串联式循环外压加载试验装置
- 下一篇:改进的万能外圆磨床头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