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发荧光分子成像系统及一次荧光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5302.3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1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田捷;杨鑫;薛贞文;秦承虎;杨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激发荧光分子成像系统及一次荧光成像方法,该系统及方法包括图像处理部和图像采集部,图像采集部中控制器与相机、镜头调节马达、发射滤光轮、激发滤光轮、激发光源、白光灯及三个方向的电控平移台连接,控制镜头调节马达改变镜头的焦距和光圈,控制发射滤光轮及激发滤光轮转动分别切换发射滤光片和激发滤光片到作用位,控制激发光源和白光灯的开闭,控制三个方向的电控平移台的电机轴移动;图像处理部与图像采集部的相机连接,接收荧光图像和白光图像,并对荧光图像自动分割、伪彩色添加、自动分割区域的光子数统计处理,将处理后的荧光图像与白光图像叠加后得到的激发荧光分子的图像,可应用于荧光图像获取与分析、药物研发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激发 荧光 分子 成像 系统 一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激发荧光分子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图像采集部和图像处理部;图像采集部包括相机(1)、镜头(2)、镜头调节马达(3)、发射滤光轮(4)、多个发射滤光片(5)、激发滤光轮(6)、多个激发滤光片(7)、光纤(8)、激发光源(9)、白光灯(10)、载物台(11)、暗箱(12)、三个方向的电控平移台(13)和控制器(14);相机(1)的转接口与镜头(2)的转接口连接,镜头(2)的进光口与发射滤光轮(4)的作用位(31)连接,多个发射滤光片(5)内嵌于发射滤光轮(4)中;激发光源(9)出口连接光纤(8)的一端,光纤(8)另一端与激发滤光轮(6)的作用位(31)连接,激发滤光片(7)内嵌于激发滤光轮(6)中;暗箱(12)位于三个方向的电控平移台(13)的上方且固定连接发射滤光轮(4)、激发滤光轮(6)和白光灯(10);载物台(11)和被检测物体(15)位于暗箱(12)内部;载物台(11)和被检测物体(15)相对静止;三个方向的电控平移台(13)的电机轴可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移动载物台(11),用以改变被检测物体(15)与相机(1)间的相对位置;控制器(14)与相机(1)、镜头调节马达(3)、发射滤光轮(4)、激发滤光轮(6)、激发光源(9)、白光灯(10)、三个方向的电控平移台(13)连接,通过控制镜头调节马达(3)来改变镜头(2)的焦距和光圈,通过控制发射滤光轮(4)及激发滤光轮(6)转动来分别切换发射滤光片(5)和激发滤光片(7)到作用位(31),控制激发光源(9)和白光灯(10)的开闭,控制三个方向的电控平移台(13)的电机轴移动;图像处理部与图像采集部的相机连接,接收荧光图像和白光图像,并对荧光图像自动分割、伪彩色添加、自动分割区域的光子数统计处理,将处理后的荧光图像与白光图像叠加后得到的激发荧光分子的图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6530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清除机
- 下一篇:基于量子化节点的横向数据认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