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作于极端恶劣环境的收发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97617.0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7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于树全;黄海锋;张政伟;刘丽静;吴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作于极端恶劣环境的收发信机,它涉及无线电测控领域中的微波传输信道收发信机装置,极端恶劣环境的收发信机是指电路上和结构上的抗极端恶劣环境。在电路上,收发信机由发射通道、接收通道及监控、参考源和电源组成。本装置通过接收外部控制指令来执行相应命令,并且回报相应各部分状态,来确认装置的工作情况。在结构上整套装置集成于高性能屏蔽盒内,并在内部又分为十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有联系的小腔体,这些小腔体在结构上相互独立,而在电气上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装置的高抗恶劣环境的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 极端 恶劣 环境 收发 | ||
【主权项】:
一种工作于极端恶劣环境的收发信机,包括接收通道A、发射通道C及监控、参考源和电源B,其特征在于:接收通道A包括接收通道射频处理(3)、接收变频(4)、接收通道中频处理(5),接收通道本振(6),监控、参考源和电源B包括监控单元(7)、电源处理(8)、参考源分路(9);发射通道C括第二变频(1)、发射通道射频处理(2)、发射通道一本振(10)、发射通道二本振(11)、发射通道中频处理(12)、第一变频(13)和一中频处理(14);所述接收通道射频处理(3)的射频输入端口1与外部信号射频入连接,接收通道射频处理(3)的射频输出端口2与接收变频器(4)的输入端口1连接;接收变频器(4)的输出端口3与接收通道中频处理(5)的输入端口1连接;接收通道本振(6)的输出端口1与接收变频器(4)的输入端口2连接,接收通道本振(6)的输入端口2与参考源分路(9)的输出端口1连接,接收通道本振(6)的输出端口3与监控单元(7)的输入端口1连接,接收通道本振(6)的输入端口4与监控单元(7)的输出端口2连接;监控单元(7)的输出端口3和输入端口4分别与外部监控相连接,监控单元(7)的输出端口5与发射通道二本振(11)的输入端口11连接,监控单元(7)的输入端口6与发射通道二本振(11)的输入端口2连接;电源处理(8)的v1分别与接收通道中频处理(5)和参考源分路(9)的V1相连,电源处理(8)的v2分别与发射通道射频处理(2)、接收通道射频处理(3)、接收通道本振(6)、监控单元(7)、参考源分路(9)、发射通道一本振(10)、发射通道二本振(11)、一中频处理(14)相对应的V2相连;参考源分路(9)的输出端口2与发射通道一本振(10)的输入端口2连,参考源分路(9)的输出端口3与发射通道二本振(11)的输入端口3连接;发通道一本振(10)的输出端口1与第一变频(13)的输入端口1连接;发射二本振(11)的输出端口4与第二变频(1)的输入端口1连接;发射通道中频处理(12)的输入端口1与中频入相连接,发射通道中频处理(12)的输出端口2与第一变频(13)的输入端口2连接,第一变频(13)的输出端口3与一中频处理(14)的输入端口1连接;一中频处理(14)的输出端口2与第一变频(1)的输入端口2连接,第一变频(1)的输出端口3与发射通道射频处理(2)的输入端口1连接,发射通道射频处理(2)的输出端口2与射频出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69761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