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室分离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301904.5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3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娜;林罡;张箭啸;郭刚;周子栋;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1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集输系统中原油进行分离和缓冲的密闭装置,具体地说就是一种两室分离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筒体、球冠形封头,筒体通过鞍式支座固定在基础上,筒体为卧式罐体,筒体被球冠形封头分割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形成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筒体顶上分别有气体导出管,底面分别有两个液体导出管和两个排污口,两个液体导出管在两个排污口的内侧,第一分离室的筒体顶部靠近球冠形封头的位置有净化气室和弦丝式捕雾器,气体在出密闭腔前经过净化气室和弦丝式捕雾器。它提供了一种可同时满足三相分离器前的来液缓冲和三相分离器后外输缓冲的工艺需求的两室分离缓冲装置。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缓冲 装置 | ||
【主权项】:
两室分离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筒体(17)、球冠形封头(16),筒体(17)通过鞍式支座(11)固定在基础上,筒体(17)为卧式罐体,筒体(17)被球冠形封头(16)分割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形成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在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筒体(17)两端有液体导入管(4),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筒体(17)顶上分别有气体导出管(1),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筒体(17)底面分别有两个液体导出管(8)和两个排污口(9),两个液体导出管(8)在两个排污口(9)的内侧,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筒体(17)两端的液体导入管(4)入口内分别有一个碟型能量吸收器(12),碟型能量吸收器(12)下侧设45°倾斜的缓冲板(13),第一分离室的筒体(17)顶部靠近球冠形封头(16)的位置有净化气室(14)和弦丝式捕雾器(15),气体在出密闭腔前经过净化气室(14)和弦丝式捕雾器(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30190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