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银负载三氧化钨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3908.1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8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向群;马文杰;孟桂芳;张源;钱群;李辉;徐甲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68 | 分类号: | B01J23/68;B01J37/16;C02F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银负载三氧化钨的制备方法,属无机光催化剂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点是以一种新方法制备得到三氧化钨纳米片为基体,通过紫外光还原法,将纳米银均匀负载于三氧化钨纳米片上,然后在湿润状态下加以一定温度下的焙烧,得到新型光催化剂纳米银负载三氧化钨,从而达到提高氧化钨光催化活性的目的。本发明制得的光催化剂可用于处理染料废水等工业排放的废弃污水,与其他方法相比其催化效率可大幅提高。本发明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光催化 活性 纳米 负载 氧化钨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银负载三氧化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过程和步骤: a. 氧化钨片状纳米材料的制备:将一定量的钨酸钠在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用超声使其充分分散溶解,超声时间为10~60分钟,配制得到质量浓度为170~180g/L的溶液;然后将该溶液均匀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填弃柱,控制交换速度为25~50滴/分钟,进行充分交换,得到钨酸浅黄色胶体;随后静置陈化18~24小时,并在160~180℃下水热反应24小时;然后分别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各洗涤3~5次;烘干后制得三氧化钨片状纳米材料; b. 紫外光还原:将一定量的质量浓度为0.4wt%的硝酸银溶液,在其中加入适量硝酸,使溶液成为pH=1的酸性体系;然后避光置于超声波发生器中超声分散10~30分钟;然后将上述制得的氧化钨片状纳米材料加入到上述硝酸银溶液中,并在超声波发生器中超声分散20~40分钟,随后置于紫外光波长为254nm的紫外灯下光还原15~30分钟;最终获得产物; c. 后续处理:将上述产物进行离心并用倾析法滤去上层清液,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洗涤2~4次,随后以湿润状态转移至另一器皿,在电加热装置上进行加热焙烧,加热焙烧温度为250~320℃,加热时间为5~25分钟;最终得到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银负载三氧化钨光催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61390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