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刺槐树皮内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604999.2 | 申请日: | 201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3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彬;李元晓;王玉琴;朱世康;代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A23K1/16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从刺槐树皮内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通过采集刺槐树皮,通过干燥,粉碎,经过乙醇提纯,浓缩制得成品。本发明中所制得的产品,只采用水和乙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所用的树枝属于再生物质,可重复利用,生产成本低,所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纯度高,具有纯度,方法简便,取材便宜,且提出纯天然的化合物,不含人工合成物质,减少对人体和动物的危害。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槐 树皮 提取 酮类 化合物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从刺槐树皮内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采集树龄大于两年的刺槐树皮,干燥,粉碎,采用60目筛网,制成刺槐树皮粉; 步骤二、按重量份数取刺槐树皮粉1份,乙醇40—50份放入容器Ⅰ中,乙醇的浓度为50%—60%,在70℃—80℃的条件下反应2—4小时后过滤,滤液Ⅰ和滤渣Ⅰ备用; 步骤三、在滤渣Ⅰ中加入滤渣Ⅰ重量6—8倍量的乙醇,乙醇的浓度为40%—50%,在70℃—80℃的条件下反应2—3小时后过滤,滤液Ⅱ和滤渣Ⅱ备用;步骤四、将滤渣Ⅱ放入搅拌器内,在2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10—15分钟,后将滤渣Ⅱ投入容器内,加入滤渣Ⅲ重量的8倍量水,煮沸1—2小时后过滤,滤液Ⅲ备用;步骤五、将滤液Ⅰ、滤液Ⅱ、滤液Ⅲ放入搅拌器内,在2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均匀止,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放入浓缩罐中,浓缩至浓度为1.1—1.6时,制得浸膏,在1—5℃条件下保存;步骤六、浓缩后的浸膏放入喷雾干燥机,进风温度180—195℃,出风温度70—90℃,干燥后制得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60499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