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刺槐树皮内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604999.2 | 申请日: | 201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3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彬;李元晓;王玉琴;朱世康;代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A23K1/16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槐 树皮 提取 酮类 化合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从刺槐树皮内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数量之多居天然酚性化合物之首,大多具有颜色;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类或碳糖基的形式存在,黄酮类化合物多存在于高等植物与羊齿类植物中,苔类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为数不多,而藻类、微生物、细菌中没有发现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子植物的所有部分,包括根、茎、心材、树皮、叶、花、果实中,在植物叶中大部分黄酮类化合物一般是以苷的形式存在。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率和饲料转化率,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及和非特异性免疫,同时具有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双重活性从而防止因体内雌激素过高或过低引起的繁殖综合症;同时,还可促进乳腺的发育提高泌乳量和繁殖力;在体内外均能与自由基反应使之生成相应的离子和分子,可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清除、熄灭自由基,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黄酮类化合物能降低血浆总脂浓度。目前,所用的黄酮类化合物均是人工合成,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却用量较大,亦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加大的需求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天然、可靠、安全的从刺槐树皮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从刺槐树皮内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步骤一、采集树龄大于两年的刺槐树皮,干燥,粉碎,采用60目筛网,制成刺槐树粉;
步骤二、按重量份数取刺槐树皮粉1份,乙醇40—50份放入容器Ⅰ中,乙醇的浓度为50%—60%,在70℃—80℃的条件下反应2—4小时后过滤,滤液Ⅰ和滤渣Ⅰ备用;
步骤三、在滤渣Ⅰ中加入滤渣Ⅰ重量6—8倍量的乙醇,乙醇的浓度为40%—50%,在70℃—80℃的条件下反应2—3小时后过滤,滤液Ⅱ和滤渣Ⅱ备用;
步骤四、将滤渣Ⅱ放入搅拌器内,在2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10—15分钟,后将滤渣Ⅱ投入容器内,加入滤渣Ⅲ重量的8倍量水,煮沸1—2小时后过滤,滤液Ⅲ备用;
步骤五、将滤液Ⅰ、滤液Ⅱ、滤液Ⅲ放入搅拌器内,在2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均匀止,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放入浓缩罐中,浓缩至浓度为1.1—1.6时,制得浸膏,在1—5℃条件下保存;
步骤六、浓缩后的浸膏放入喷雾干燥机,进风温度180—195℃,出风温度70—90℃,干燥后制得成品。
所述的水为不含Ca2+、Mg2+、CL-、Si2+等杂质的去离子水。
刺槐树,皮多叶密,花期较长,绿荫如盖,7-8月开花,11月果实成熟,荚果肉质,成熟后干涸不开裂,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石灰及轻度盐碱地(含盐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长,速生性较强,材质坚硬,耐腐蚀,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药,种子可作饲料等,防风固沙,用材及经济林兼用的树种,是城乡良好的遮荫树和行道树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率和饲料转化率,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及和非特异性免疫,同时具有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双重活性从而防止因体内雌激素过高或过低引起的繁殖综合症;同时,还可促进乳腺的发育提高泌乳量和繁殖力;在本发明中按此种比例加入的刺槐树皮粉和乙醇,所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纯度高,具有纯度,方法简便,取材便宜,且提出纯天然的化合物,不含人工合成物质,减少对人体和动物的危害。
在以往的提取过程中,大多采用乙醇、乙醚等联合使用,乙醚本身具有麻醉作用,量大易造成昏迷,而在本发明中采用乙醇,乙醇不具有有害性,价格便宜,既节省加工成本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所用的树皮属于再生物质,种植量大且遍布各地,可重复利用,降低原材料的消耗量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中使用不含Ca2+、Mg2+、CL-、Si2+等杂质的去离子水,可以减少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中含有这些杂质离子,从而影响使用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步骤一、采集树龄大于两年的刺槐树皮,干燥,粉碎,采用60目筛网,制成刺槐树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4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