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华蓝藻无害化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600492.X | 申请日: | 201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晏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56;C02F1/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彦明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水华蓝藻无害化处理方法,1、选用比重为0.2~0.8g/cm3的有机大分子轻质絮凝剂,配制成絮凝剂母液备用;2、在作业区周边设置拦截网;3、检测水体中铜绿微囊藻密度达到1×105~106ind/L、水体pH值在10.0-11.0之间、水面光照强度超过20000Lux、风力小于3级时,将配置好的絮凝剂母液按照每平方米水面0.25-3.0L顺风喷洒,同时搅动表层水体;4、1-2小时后,水体中的水华蓝藻絮凝成团状,其中部分蓝藻细胞形成的气囊或者气囊的增大所产生的浮力把整个絮凝团浮到水面上来,人工或机械捞取絮凝上浮的水华蓝藻。本发明能从水环境中有效去除水华蓝藻、易实施、处理效果好。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藻 无害化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水华蓝藻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1、选用比重为0.2~0.8g/cm3的有机大分子轻质絮凝剂,配制成浓度为0.5~5g/L的絮凝剂母液备用;2、在作业区周边设置拦截网;3、检测水体中水华蓝藻密度,当其密度达到1×105~106ind/L,同时水体pH值在10.0‑11.0之间、水面光照强度超过20000Lux、风力小于3级时,将配置好的絮凝剂母液按照每平方米水面0.25‑3.0L顺风喷洒,同时搅动表层水体,搅动水体的深度不小于0.5米;4、1‑2小时后,水体中的水华蓝藻絮凝成团状,在强烈阳光作用下,其中部分蓝藻细胞形成的气囊或者气囊的增大所产生的浮力把整个絮凝团浮到水面上来,人工或机械捞取絮凝上浮的水华蓝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未经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60049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