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吲哚七甲川菁染料的合成及纯化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82033.3 申请日: 2010-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2532933A 公开(公告)日: 2012-07-04
发明(设计)人: 陈秀英;牛艳明;郭琳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09B23/08 分类号: C09B23/08;C09B67/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4122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一种近红外吲哚七甲川菁染料的合成及纯化方法。该方法不用催化剂,只采用乙醇做溶剂,通过一步法使1型中间体N-甲基(或乙基、苄基)-2,3,3-三甲基-3H吲哚-5磺酸钾季铵盐与缩合剂2-氯-1-甲酰基-3-羟次甲基环己烯反应,得到2型系列近红外吲哚七甲川菁染料;不采用传统的柱色谱分离提纯,采用溶剂重结晶的方法即可高效得到系列近红外吲哚七甲川菁染料。该发明不仅反应条件温和,分离纯化简单,绿色环保,具有极大的工业化生产价值。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红外 吲哚 七甲川菁 染料 合成 纯化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近红外吲哚七甲川菁染料的合成及纯化方法,其特征是:不用催化剂,只采用乙醇做溶剂;不采用传统的柱色谱分离提纯,采用溶剂重结晶的方法即可高效的得到系列近红外吲哚七甲川菁染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型中间体的合成方法;(2)2型染料的合成方法;(3)染料的分离与纯化方法;所述的染料结构通式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8203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七甲川苯并吲哚花菁染料的制备方法-201711147066.3
  • 吴爱国;蒋振奇;袁博;李娟;王胤杰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2017-11-17 - 2019-05-24 - C09B23/08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七甲川苯并吲哚花菁染料的制备方法,至少包含以下步骤:将2,3,3‑三甲基‑4,5‑苯并吲哚衍生物与亲核取代化合物反应,重结晶,得到有机铵盐;将有机铵盐、环己烯衍生物、乙酸钠的溶液反应,将产物与醇和醚类混合,多次萃取,即得所述七甲川苯并吲哚花菁染料。所述方法合成路线短、工艺简单、无需贵重金属的催化、产率高、提纯方法简单无需层析柱分离且所耗溶剂少,极大的提高了此类染料的制备效率,可实现低成本批量生产。在七甲川苯并吲哚花菁的生产及应用研究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制备得到的七甲川苯并吲哚花菁染料含有脂肪链取代N结构,其具有或单独具有近红外光吸收、荧光显影。
  • 共轭链功能化苯并吲哚七甲川花菁染料及应用-201811034214.5
  • 张象涵;王忠良;赵素梅;夏玉琼;宁蓬勃;张瑞丽;余杰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2018-09-05 - 2019-02-22 - C09B23/08
  •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共轭链功能化苯并吲哚七甲川花菁染料及应用,新型七甲川菁染料光稳定性显著优于现有花菁荧光探针,具有近红外荧光、肿瘤线粒体靶向蓄积、光热和光动力协同治疗杀伤肿瘤细胞等多功能活性;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在活细胞成像研究、活体近红外光学分子影像中的应用,同步实现精确高效的光热和光动力抗肿瘤效应。本发明可应用于肿瘤近红外在体光学成像和光声成像,应用于光学辅助手术导航,同时具有高效抗肿瘤功能;实现既可以对目标组织靶向实时显像的同时又可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反应条件温和,步骤简单,易于操作,原料成本低的苯并吲哚七甲川菁染料的制备方法;易于纯化和产率较高。
  • 近红外第二窗口激发/发射的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810181268.8
  • 张凡;李本浩;陆凌飞;赵梦瑶 - 复旦大学
  • 2018-03-06 - 2018-08-24 - C09B23/08
  •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近红外第二窗口激发和发射的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荧光染料包括:有机小分子七甲川菁染料荧光染料的合成过程以及与血浆蛋白例如胎牛血清(FBS)形成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加热条件下,此类小分子易于进入FBS的疏水空腔内形成复合物,单体比例增多同时其分子刚性结构增大,使其荧光量子产率得到大幅提高。此复合物可以实现对小鼠腿部,腹部及脑部血管的成像。
  • 一种五甲川菁染料及制备方法-201810018423.4
  • 杨志刚;屈军乐;刘毋凡 - 深圳大学
  • 2018-01-09 - 2018-06-22 - C09B23/08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五甲川菁染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中,五甲川菁染料具有如下通式I的结构:其中,X和Y为O、S、C(CH3)2或NR6,R1为(CH2)nR7或(CH2)mC6H4R7,R2和R3分别为H、卤素、(CH2)nR8、CH2C6H4R8、SO3H、SO3‑、OCH3、SCH3、苄氧基团、NO2、O(CH2)nR8、OCH2C6H4R8或CN中的任意一种,R4和R5分别为CH3、CH2CH3、CH2C6H5、CH2C6H4F、(CH2)nR8或CH2C6H4R8中的任一种其中,m和n均为1~18的整数。
  • 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于寄生虫荧光标记-201610675071.0
  • 吴勇权;范小林;江天宇;曾冠杰;曾红;李勋 - 赣南师范大学
  • 2016-08-17 - 2018-03-09 - C09B23/08
  • 本发明属于寄生虫病的生物光学标记领域,主要为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合成,并将其应用于血吸虫成虫荧光标记。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具有共轭二烯键结构,更具体的是分子结构通过三个烯键链接,亲水基团具有磺酸基(‑SO3H)和羧基(‑COOH);并且这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可以用于血吸虫成虫荧光标记成像。实现了近红外荧光染料的设计、合成以及荧光标记血吸虫成虫。近红外荧光染料通过共轭体系使荧光染料发射光位于近红外区域,再结合亲水性的磺酸基和羧基进行水溶性改性,该类近红外荧光染料用于荧光标记血吸虫成虫,有效地解决了血吸虫成虫荧光成像中荧光染色效果差、背景荧光干扰和光穿透性差的问题。
  • 一类线粒体靶向的七甲川吲哚花菁染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201610074422.2
  • 史春梦;罗圣霖;谭旭;齐庆蓉 - 史春梦
  • 2016-02-02 - 2017-12-22 - C09B23/08
  • 本发明涉及一类线粒体靶向的七甲川吲哚花菁染料和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七甲川吲哚花菁染料由线粒体靶向的吲哚七甲川链和不同长度的N‑烷基侧链构成。本发明所述七甲川吲哚花菁染料是以肿瘤线粒体为靶向,在近红外荧光成像引导下,同步实现精确高效的光热和光动力抗肿瘤作用的多功能有机小分子。本发明所述七甲川吲哚花菁染料,为彻底抑制肿瘤生长、防止耐药和复发提供可行性。采用本发明所述七甲川吲哚花菁染料制备的光敏剂,与目前必须依赖于昂贵而制备复杂的纳米材料类光敏剂相比,更具有转化和应用前景。
  • 链转移近红外染料及其高分子聚合乳液制备方法及应用-201510053393.7
  • 安粒;李仲晓;蒲嘉陵 - 北京印刷学院
  • 2015-02-02 - 2017-06-09 - C09B23/08
  • 一种链转移近红外染料及其高分子聚合乳液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可链转移的近红外染料是通过近红外染料与双官能团巯基反应制得,将近红外染料、链转移功能化试剂、促进剂按照摩尔比11‑201‑4混合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染料与溶剂用量比为1g10ml‑50ml;所述反应步骤中,温度为0‑50℃;时间为10‑7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用乙醚分离洗涤,8000‑12000转/分钟高速离心,收集得到所述可链转移的近红外染料。其在乳液聚合过程中能发生链转移反应,从而制得高分子化热敏聚合乳液。所得高分子化热敏聚合乳液不仅提高了近红外染料的稳定性,同时可作为热敏前驱体应用于红外激光成像领域中。
  • 一种利用吲哚类染料构建纳米粒子小聚体的方法-201710003873.1
  • 成汉文;朱丽莹;陈浩天;罗谨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2017-01-04 - 2017-05-10 - C09B23/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吲哚类染料构建纳米粒子小聚体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一定尺寸的纳米粒子表面组装上携带负电荷的离子剂,再借助负电荷与正电荷之间的静电作用,结合带有正电荷的吲哚类染料分子,构建得到有序纳米粒子的二聚、三聚等小聚体。本发明利用紫外光谱可以观察到金粒子从彼此独立的单个体到小聚体的光谱性质变化过程,追踪到金粒子小聚体形成的动力学过程。这些纳米结构可以作为增强基底应用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中,进行微量的灵敏检测。
  • 一种用于巯基标记的五甲川花菁类染料的合成方法-201410592877.4
  • 顾新华;郭大川 - 顾新华
  • 2014-10-30 - 2015-04-01 - C09B23/08
  • 一种用于巯基标记的五甲川花菁类染料的合成方法,它涉及巯基的荧光标记技术领域,它的合成步骤如下:第一步,反应一:将1-1.5当量的化合物I和1-1.2当量的化合物II在1.5-3.5当量的醋酸酐中加热搅拌0.5-1小时,得到中间产物III;第二步,反应二:将1当量的中间产物III与1.1-1.5当量的碘化钠在有机溶剂1中加热至40-70℃回流2-24小时,得到目标产物IV,即水溶性荧光化合物。它将五甲川花菁素类的化合物引入了多个亲水性的磺酸基团,提高了水溶性;进一步减少了连接位点与荧光基团的距离,提高了探针的刚性;从而解决了目前蛋白质荧光探针亲水端与疏水端分布不均匀、探针连接基团较长的问题。
  • 一种制备共轭桥链中位取代花菁染料的方法-201410126346.6
  • 张象涵;曾琦;陈丹;夏玉琼;宋红瑾;刘亚军;王博;沈超;詹勇华;梁继民;田捷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2014-03-28 - 2014-07-09 - C09B23/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共轭桥链中位取代花菁染料的方法,包括:α-溴-β-苯胺丙烯醛缩苯胺与HSX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共轭桥链中位取代的五甲川缩合剂;杂环季铵盐与共轭桥链中位取代五甲川缩合剂在醋酸酐中回流反应,制得所需的水溶性或脂溶性菁染料;反应若得到水溶性五甲川菁染料用乙醇:水:二氯甲烷=1~2:0.1~0.5:1.5~3为洗脱剂进行柱色谱分离纯化,若得到脂溶性五甲川菁染料用甲醇:乙酸乙酯=1~4:1为洗脱剂进行柱色谱分离纯化。本发明通过对称合成法,利用缩合剂与杂环季铵盐反应一步得到共轭桥链中位取代花菁染料,反应步骤简单、产率高、易于分离提纯,缩短了生产周期,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荧光染料的成本。
  • 水溶性不对称吲哚菁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201310036394.1
  • 张付利;汤昆;贾春辉;胡海廷;邱娜;张潇晗;王运聚 - 河南大学
  • 2013-01-30 - 2013-05-01 - C09B23/08
  • 水溶性不对称吲哚菁荧光染料,通式为,n=1,2,3;制备步骤包括:(1)合成N-(3,5-二(2-(2-甲氧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苄基-2,3,3-三甲基-5-磺酸基-3H-吲哚:将2,3,3-三甲基-5-磺酸基-3H-吲哚、有机钾盐、3,5-二(2-(2-甲氧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苄溴依次加入醇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回流反应20-40h,反应结束后蒸出溶剂,柱分离得红色固体产物;(2)将N-羧苄基-2,3,3-三甲基-5-磺酸基-3H-吲哚、上述产物以及缩合剂溶于乙酸/乙酸酐混合溶剂中,加入吡啶或嘧啶,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1-6h,反应温度控制在60-100℃,反应结束后冷却,加入乙酸乙酯析出沉淀,抽滤,以甲醇/乙腈混合溶剂为洗脱剂、用反相硅胶填料分离柱分离产物,分出三个色带,接收第二个色带,即得目标产物。
  • 一种近红外吲哚七甲川菁染料的合成及纯化方法-201010582033.3
  • 陈秀英;牛艳明;郭琳 - 江南大学
  • 2010-12-10 - 2012-07-04 - C09B23/08
  • 本发明公开一种近红外吲哚七甲川菁染料的合成及纯化方法。该方法不用催化剂,只采用乙醇做溶剂,通过一步法使1型中间体N-甲基(或乙基、苄基)-2,3,3-三甲基-3H吲哚-5磺酸钾季铵盐与缩合剂2-氯-1-甲酰基-3-羟次甲基环己烯反应,得到2型系列近红外吲哚七甲川菁染料;不采用传统的柱色谱分离提纯,采用溶剂重结晶的方法即可高效得到系列近红外吲哚七甲川菁染料。该发明不仅反应条件温和,分离纯化简单,绿色环保,具有极大的工业化生产价值。
  • 一种吡唑酮类防光晕染料的制备方法-201010541309.3
  • 许巍巍;张秀岩;李善柱 - 沈阳感光化工研究院
  • 2010-11-12 - 2012-05-23 - C09B23/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唑酮类防光晕染料的制备方法,其中2,4-二硝基氯苯和4-哌啶羰基吡啶生成1-(2,4-二硝基苯基)-4-哌啶羰基吡啶氯盐,然后1-(2,4-二硝基苯基)-4-哌啶羰基吡啶氯盐再与1-对-磺酸基苯基-3-羧基吡唑酮生成4-[5-[3-羧基-5-羟基-1-(4-磺酸苯基)-1H-吡唑基-4-基]-3-(1-哌啶羰基)-2,4二烯基五叉基-1-基]-4,5-二氢-5-氧代-1-(4-磺酸苯基)-1H-吡唑-3-羧酸四钾盐防光晕染料。本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所用溶剂可以回收套用,减少了三废的排放,适合工业化生产。
  • 一种水溶性菁染料Cy5.5的制备及纯化方法-201010523674.1
  • 郗日沫;赵秀杰;王文虎 - 天津三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2010-10-29 - 2011-04-13 - C09B23/08
  • 一种水溶性菁染料Cy5.5的制备及纯化方法,本方法是以1,3-二磺酸-6-萘肼为起始原料,与甲基异丙基甲酮反应生成1,1,2三甲基苯并吲哚1,3-二磺酸盐,然后分别与碘乙烷和6-溴己酸反应生成N-乙基-2,3,3-三甲基苯并吲哚5,7-二磺酸盐(产物1)和N-(ε-羧戊基)-2,3,3-三甲基苯并吲哚-5,7-二磺酸盐(产物2);产物1与β-苯胺基丙烯醛缩苯胺盐酸盐反应后直接与产物2反应制备Cy5.5;经制备薄层色谱反复提纯分离制得Cy5.5纯品。本方法操作简便、收率高,产品不需要价格昂贵的HPLC(C-18反向柱)分离,对于满足国内自主生产及需求有重要意义。
  • 一种水溶性菁染料Cy7的制备及纯化方法-201010523662.9
  • 郗日沫;赵秀杰;王文虎 - 天津三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2010-10-29 - 2011-04-13 - C09B23/08
  • 一种水溶性菁染料Cy7的制备及纯化方法,步骤如下:1)将1-乙基-2,3,3-三甲基吲哚-5-磺酸盐与5-苯胺基戊二烯醛缩苯胺盐酸盐加入醋酸酐与醋酸中,氮气保护下制得中间体1-乙基-2-(ζ-苯胺基甲基乙酮基)己烯基-3,3-二甲基吲哚-5-磺酸盐;2)将1-(ε-羧戊基)-2,3,3-三甲川吲哚-5-磺酸盐与上述中间体加入醋酸酐、醋酸和醋酸钾中,氮气保护下制得Cy7初级产品;3)将上述Cy7初级产品采用制备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提纯,即可制得Cy7纯品。本发明的优点: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制备的水溶性菁染料Cy7,广泛应用于DNA测序、生物大分子的定量测定、免疫分析检测等领域。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