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降压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3495.6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5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垒;胡国文;陈荣;顾春雷;薛迎成;王建冈;沈翠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M7/5395 | 分类号: | H02M7/5395;H02J3/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2405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升降压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属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逆变器由电源、公共电路、第一桥臂电路、第二桥臂电路、第一滤波电感和第二滤波电感组成。所述方法:当电感电流给定小于零时,第一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和第五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互补高频开关,第二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和第六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关断;当电感电流给定大于零时,第二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和第六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互补高频开关,第一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和第五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关断;第三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是第二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和第五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的或逻辑,第四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是第一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和第六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的或逻辑。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并网 逆变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升降压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由电源(Uin)、公共电路(1)、第一桥臂电路(2)、第二桥臂电路(3)、第一滤波电感(L1)和第二滤波电感(L2)组成,其中公共电路(1)包括第三、第四功率开关管(S3、S4),第三、第四二极管(D3、D4),阻尼电阻(Rd),滤波电容(Cf),网侧滤波电感(Lg)和电网电压(ugrid);第一桥臂电路(2)包括第一、第五功率开关管(S1、S5),第一二极管(D1);第二桥臂电路(3)包括第二、第六功率开关管(S2、S6),第二二极管(D2);电源(Uin)的正极分别与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源极、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漏极、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漏极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源极连接;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源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分别与阻尼电阻(Rd)的一端和网侧滤波电感(Lg)的输入端连接构成公共电路(1)的中间端(B),阻尼电阻(Rd)的另一端与滤波电容(Cf)的正端连接,网侧滤波电感(Lg)的输出端与电网电压(ugrid)的正极连接,电网电压(ugrid)的负极和滤波电容(Cf)的负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接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源极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漏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漏极连接构成第一桥臂电路(2)的中间端(A),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源极与电源(Uin)的负极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漏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漏极连接构成第二桥臂电路(3)的中间端(C),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源极与电源(Uin)的负极连接;第一滤波电感(L1)的输入端与第一桥臂电路(2)的中间端(A)连接,第一滤波电感(L1)的输出端与公共电路(1)的中间端(B)连接;第二滤波电感(L2)的输入端接地,第二滤波电感(L2)的输出端与第二桥臂电路(3)的中间端(C)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3349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机电机的控制装置、驱动方法及其洗衣机
- 下一篇:一种紧急疏散门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