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集水下油滴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1780.4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9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金美花;王静;廖明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7/022 | 分类号: | B01D17/02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胡景波 |
地址: | 116026***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吸油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集水下油滴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收集水下油滴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以含氟的有机三氯硅烷单体和微量水为原料,通过有机三氯硅烷单体在基底表面上的接枝和水解缩聚反应,在常温下一步法制备得到纳米纤维和微米颗粒交错的三维网状结构表面。水下的油滴在该材料表面进行铺展,从而在该材料表面上得到稳定的油膜,实现收集油滴的效果。本发明的方法设备简单、成本低、无环境污染、在常温下一步法快速大面积地制备,所制备功能膜的收集油滴功能良好、材料可多次循环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水下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收集水下油滴的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收集水下油滴的材料表面上具有含氟有机硅高分子的纳米纤维和微米颗粒交错的三维网状结构,其纳米纤维的尺寸为直径50~200nm,微米颗粒的直径为0.5~5μm,其粗糙结构表面在空气中表现为超双疏的特性,在空气中与水和油的接触角分别达到178°和160°,在水下由于三维网状粗糙沟槽缚束了空气,形成了空气‑水的界面,油滴在空气‑水界面接触后铺展,接触角表现为0°,从而在材料表面上形成了稳定的油膜,进一步达到收集油滴的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3178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搓丝机拔丝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弯管机中机头的换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