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氧化镍薄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6111.5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5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富;杨伦权;陈庆华;杨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H01M4/0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氧化镍薄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将经过处理的钛基片作为阴极,放在以硼酸溶液为缓冲液、以硫酸镍溶液为电镀液的溶液中,用脉冲电流进行电镀镍。再以电镀了镍膜的钛基片作为阳极,以泡沫镍作为阴极,放在碱性溶液中,进行电化学阳极氧化,即可获得氢氧化镍薄膜电极。本发明制备的氢氧化镍薄膜电极内阻较小,比电容量较大,且该制备方法简单实用,成本低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氧化 薄膜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本发明涉及的氢氧化镍薄膜电极按以下方法制备:第一步:取一直径为10~20mm、厚度为1~3mm的圆形钛片表面打磨、抛光处理后放到按硝酸与盐酸1∶3配比的王水里浸泡1小时,接着,在60~100℃温度下保温0.5~3小时后,冷却取出,再打磨抛光两面,作为基片;第二步:将处理过的钛基片作为阴极,放在以硼酸溶液浓度3g/L~60g/L为缓冲液,以硫酸镍溶液浓度20g/L~200g/L为电镀液的溶液中进行电镀,电镀液pH=1.0~5.0,电镀时,脉冲电压幅值为20~50V,电压频率为:180~300Hz,电镀时间为:0.1~2.0小时,得到钛基片表面的致密镍镀层;第三步:以电镀了镍膜的钛基片作为阳极,泡沫镍作为阴极,放在氢氧化钾2~10mol/L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氧化,氧化温度:25~80℃,氧化时间:1~4小时,氧化电压:0.7~1.2V,即获得薄膜厚度小于100μm的氢氧化镍薄膜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8611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主副插
- 下一篇:具有低温中间层的氮化镓系发光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