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限流储能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9714.5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2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勇;肖立业;戴少涛;张志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H02H9/04;H02J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超导限流储能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它将超导磁体通过电流源变流器、滤波电容、开关、压敏电阻和变压器等与电网串联连接。在正常状态下,通过控制电流源变流器注入滤波电容的电流,改变滤波电容的电压,补偿电网的电压畸变,进而改善负载的供电电压质量。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通过开关和压敏电阻,将滤波电容与电网断开连接,并开通电流源变流器所有的开关,使超导磁体以不控整流的形式串入电网,从而起到故障限流的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流 电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超导限流储能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超导限流储能电路中: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三开关(S3)、第四开关(S4)、第五开关(S5)和第六开关(S6)组成第一电流源变流器(CSC1);第一开关(S1)的阴极与第四开关(S4)的阳极相连,其连接点为第一交流连接点(PA1);第一开关(S1)与第四开关(S4)构成第一电流源逆变器(CSC1)的第一半桥(HB1);第二开关(S2)的阴极与第五开关(S5)的阳极相连,其连接点为第二交流连接点(PA2);第二开关(S2)与第五开关(S5)构成第一电流源逆变器(CSC1)的第二半桥(HB2);第三开关(S3)的阴极与第六开关(S6)的阳极相连,其连接点为第三交流连接点(PA3);第三开关(S3)与第六开关(S6)构成第一电流源逆变器(CSC1)的第三半桥(HB3);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和第三开关(S3)的阳极连接在一起,其连接点为第一直流连接点(PD1);第四开关(S4)、第五开关(S5)和第六开关(S6)的阴极连接在一起,其连接点为第二直流连接点(PD2);第七开关(S7)的阳极与第二直流连接点(PD2)相连,第七开关(S7)的阴极与第一直流连接点(PD1)相连;超导磁体(Lsc)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直流连接点(PD1)和第三直流连接点(PD3)相连;第一电流源(Idc)的电流流出端与第三直流连接点(PD3)相连,第一电流源的电流流入端与第二直流连接点(PD2)相连;第八开关(S8)的一端和第一单相变压器(Tr1)次边的一端相连后与第一交流连接点(PA1)相连;第八开关(S8)的另一端与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一端相连;第九开关(S9)的一端和第二单相变压器(Tr2)次边的一端相连后与第二交流连接点(PA2)相连;第九开关(S9)的另一端与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十开关(S10)的一端和第三单相变压器(Tr3)次边的一端相连后与第三交流连接点(PA3)相连;第十开关(S10)的另一端与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相连;第一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三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构成第四交流连接点(PA4);第一单相变压器(Tr1)、第二单相变压器(Tr2)和第三单相变压器(Tr3)次边的另一端与第四交流连接点(PA4)连接;第一单相变压器(Tr1)的次边的两端与第一压敏电阻(V1)的两端相连;第二单相变压器(Tr2)的次边的两端与第二压敏电阻(V2)的两端相连;第三单相变压器(Tr3)的次边的两端与第三压敏电阻(V3)的两端相连;第一单相变压器(Tr1)原边的一端与电网第一相电源(Us1)的一端相连,第一单相变压器(Tr1)原边的另一端和第一相负载(Z1)的一端相连;第二单相变压器(Tr2)原边的一端与电网第二相电源(Us2)的一端相连,第二单相变压器(Tr2)原边的另一端和第二相负载(Z2)的一端相连;第三单相变压器(Tr3)原边的一端分别与电网第三相电源(Us3)的一端相连,第三单相变压器(Tr3)原边的另一端和第三相负载(Z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三开关(S3)、第四开关(S4)、第五开关(S5)、第六开关(S6)和第七开关(S7)均为逆阻型开关,或者由逆导型开关串联一个二极管替代所述的逆阻型开关;第八开关(S8)、第九开关(S9)和第十开关(S10)为双向开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0971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订器
- 下一篇:一种镉镍电池箔式粘结Cd电极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