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鳗肽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0940.7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9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苏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乾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J1/04 | 分类号: | A23J1/04;A23J3/34;A61K38/01;A61P35/00;A61P31/18;A61P31/12;A61P3/14;A61P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鳗肽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方法为:选择宰杀好的鲜鳗鱼或鲜冻鳗鱼经绞肉机绞碎、灭菌后再进入初发酵车间进行降解水解,通过鱼骨刺分离将得到的水解清液经过灭酶,油脂分离,超滤,膜分离、真空浓缩,生香处理,喷雾干燥生产出活性鳗肽。其优点在于。采用生物酶解及酶修饰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降解水解,提取浓缩高活性鳗鱼蛋白多肽-鳗肽。并且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用强酸,强碱来调节pH值,多肽含量达到95%以上,分子量在5000-300道尔顿之间占98%以上,本发明可实现对鳗鱼的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活性鳗肽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生产方法如下:(一)原料首先选择宰杀好的鲜鳗鱼或鲜冻鳗鱼经绞肉机绞碎、灭菌后再进入初发酵车间进行酶解;(二)温度升到35℃以上开始加入胰酶,再经过二个小时水解后,当所有鳗鱼胶原都被降解了,再一次投入木瓜酶进行酶解,温度就控制60℃以内;(三)经过3.5小时酶解后,升温到60℃,当观察到鱼刺几乎变成脱肉鱼刺干净,无附有肉质时,说明酶解充分,进行鱼骨刺分离;(四)鱼骨刺分离即成鱼骨剌,经烘干粉碎即成鳗钙粉,加入辅料即成鳗钙,酶解液再入另一个反应罐进行灭酶处理,灭酶经过升温到70℃,20-30分钟;(五)油脂分离,经过胶体磨再进入油脂分离机分离,最后经过高温膜大小在15000道尔顿左右的膜分离,滤掉的油脂可经过精煤炼成为鳗鱼油;(六)经过油脂分离后的酶解液,再进行超滤,膜的大小在10000道尔顿以内,将大分子量的物质及酶解不彻底的蛋白质,细菌及其大部分的矿物质及有害物质被分离过滤掉,渗透过的就是鳗鱼多肽液体,温度应保持50-65℃左右;(七)浓缩鳗鱼肽液经过超滤的酶解液,再经过耐高温膜,膜大小应用在60-90道尔顿进行浓缩、脱水,温度在60度左右;浓缩到料液浓度达到35%左右,再送到发酵反应罐;(八)生香反应鳗肽液到发酵反应罐之后,温度95℃保持35分钟后再降到60℃,反复几次;(九)喷雾干燥生香反应后的鳗肽浓缩液经过高压匀质机后再进行离心喷雾干燥,收集的鳗肽粉进行真空包装、检验后成品装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乾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乾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0094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