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边缓冲网络的ZVS全桥三电平变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8085.0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0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孙铁成;邓云飞;刘品言;韩景薇;刘策;曲慧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315 | 分类号: | H02M3/315;H02M1/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具有双边缓冲网络的ZVS全桥三电平变换器,它涉及一种三电平变换器。它为解决传统的ZVS三电平变换器工作在高压大功率场合时,存在整流二极管两端存在的电压过冲的现象,滞后臂开关管实现ZVS困难的问题而提出。正电压端同时与第一分压电容、第一开关管的漏极、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一结电容的一端、第十五二极管的阴极、第五开关管的漏极和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相连;负电压端同时与第二分压电容的另一端、第四开关管的源极、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第四结电容的一端、第十六二极管的阳极、第八开关管的源极、第八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八结电容的一端相连;它有效抑制变压器副边整流侧及整流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尖峰和振荡,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双边 缓冲 网络 zvs 全桥三 电平 变换器 | ||
【主权项】:
具有双边缓冲网络的ZVS全桥三电平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它由第一分压电容(Cd1)、第二分压电容(Cd2)、第一开关管(Q1)至第八开关管(Q8)、第一二极管(D1)至第八二极管(D8)、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十二二极管(D12)、第九续流二极管(D9)、第十续流二极管(D10)、第十三续流二极管(D13)、第十四续流二极管(D14)、第十五二极管(Dp1)、第十六二极管(Dp2)、第一结电容(C1)至第八结电容(C8)、第一整流二极管(Dr1)、第二整流二极管(Dr2)、第一飞跨电容(Css1)、第二飞跨电容(Css2)、滤波电感(Lf)、滤波电容(Cf)、第九电容(Cn)、第一电感(Lr)、谐振电感(Ls)、谐振电容(Cs)、变压器(Tr)和电阻(R)组成;第一分压电容(Cd1)的一端同时与正电压端、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一结电容(C1)的一端、第十五二极管(Dp1)的阴极、第五开关管(Q5)的漏极、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和第五结电容(C5)的一端相连;第一分压电容(Cd1)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分压电容(Cd2)的一端、第九续流二极管(D9)的阳极、第十续流二极管(D10)的阴极、第十三续流二极管(D13)的阳极和第十四续流二极管(D14)的阴极相连;第二分压电容(Cd2)的另一端同时与负电压端、第四开关管(Q4)的源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第四结电容(C4)的一端、第十六二极管(Dp2)的阳极、第八开关管(Q8)的源极、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和第八结电容(C8)的一端相连;第九续流二极管(D9)的阴极同时与第一飞跨电容(Css1)的一端、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一结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二结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十续流二极管(D10)的阳极同时与第一飞跨电容(Css1)的另一端、第三开关管(Q3)的源极、第四开关管(Q4)的漏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第三结电容(C3)的一端和第四结电容(C4)的另一端相连;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同时与第三开关管(Q3)的漏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二结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一电感(Lr)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第三结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第十三续流二极管(D13)的阴极同时与第五结电容(C5)的另一端、第六结电容(C6)的一端、第二飞跨电容(Css2)的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第五开关管(Q5)的源极和第六开关管(Q6)的漏极相连;第十四续流二极管(D14)的阳极同时与第二飞跨电容(Css2)的另一端、第七结电容(C7)的一端、第八结电容(C8)的另一端、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第七开关管(Q7)的源极和第八开关管(Q8)的漏极相连;第六结电容(C6)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第六开关管(Q6)的源极、谐振电感(Ls)的一端、第七开关管(Q7)的漏极、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和第七结电容(C7)的另一端相连;第一电感(Lr)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r)的原边同名端相连;谐振电感(Ls)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五二极管(Dp1)的阳极、第十六二极管(Dp2)的阴极和谐振电容(Cs)的一端相连;谐振电容(Cs)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r)的原边非同名端相连;变压器(Tr)的第一副边同名端与第一整流二极管(Dr1)的阳极相连;第一整流二极管(Dr1)的阴极同时与第二整流二极管(Dr2)的阴极、第九电容(Cn)的一端和滤波电感(Lf)的一端相连;第二整流二极管(Dr2)的阳极与变压器(Tr)的第二副边非同名端相连;滤波电感(Lf)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阴极、电阻(R)的一端和滤波电容(Cf)的一端相连;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阳极同时与第九电容(Cn)的另一端和第十一二极管(D11)的阴极相连;滤波电容(Cf)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一二极管(D11)的阳极、电阻(R)的另一端、变压器(Tr)的第一副边非同名端和变压器(Tr)的第二副边同名端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9808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集成变换电路系统
- 下一篇:多个高频电力电子器件串联时实现均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