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数据子波相位转换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7068.5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9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少武;赵海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2 | 分类号: | G01V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刘天语;石筱岩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的一种地震数据子波相位转换处理的方法,计算地震数据零相位子波,Z变换后分解成N个相乘的因式,将特征因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数据 子波 相位 转换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地震数据子波相位转换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用地震人工震源激发和采集地震数据并做预处理;2)确定地震数据子波参数和计算地震数据零相位子波;3)对子波进行Z变换;4)对子波Z变换按下式分解成N个相乘的因式:B ( z ) = Π i = 1 N ( 1 - b ^ i z - 1 ) = ( 1 - b ^ 1 z - 1 ) ( 1 - b ^ 2 z - 1 ) Λ ( 1 - b ^ N z - 1 ) - - - ( 3 ) ]]> 且每个因式的特征因子
按照绝对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 b ^ 1 | ≤ | b ^ 2 | ≤ Λ ≤ | b ^ N | - - - ( 4 ) ]]> 5)将特征因子分成单位圆内和单位圆外两部分,按特征因子绝对值的大小,将特征因子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特征因子的绝对值小于或者等于1,
共有K(K≥1)个,其中K是Z平面上单位圆内和单位圆上特征因子的总个数;第二部分是特征因子的绝对值大于1,
共有M(M≥1)个,其中M是Z平面上单位圆外特征因子的总个数,且M+K=N;6)根据单位圆外的特征因子,按下式构成将零相位子波转换为最小相位子波的纯相位转换因子H1(z):H 1 ( z ) = Π i = 1 M ( 1 - b ^ K + i * z - 1 ) ( z - 1 - 1 b ^ K + i ) - - - ( 6 ) ]]> 根据特征方程单位圆外的特征因子,按下式构成将最小相位子波转换为零相位子波的纯相位转换因子H2(z):H 2 ( z ) = Π i = 1 M ( z - 1 - 1 b ^ K + i ) ( 1 - 1 b ^ K + i * z - 1 ) - - - ( 7 ) ]]> 式中:“*”表示取共轭;7)根据最小相位子波的纯相位转换因子H1(z),按下式将零相位子波转换为最小相位子波:WN(z)=H1(z)BN(z) (8)根据零相位子波的纯相位转换因子H2(z),按下式将最小相位子波转换为零相位子波:BN(z)=H2(z)WN(z) (9)式中:WN(z)表示最小相位子波的Z变换,BN(z)表示零相位子波的Z变换;8)根据纯相位转换因子H1(z),按下式将零相位子波地震数据转换为最小相位子波地震数据:YW(z)=H1(z)XB(z) (10)式中:YW(z)表示最小相位子波地震数据的Z变换,XB(z)表示零相位子波地震数据的Z变换;根据零相位子波的纯相位转换因子H2(z),按下式将最小相位子波地震数据转换为零相位子波地震数据:YB(z)=H2(z)XW(z) (11)式中:YB(z)表示零相位子波地震数据的Z变换,XW(z)表示最小相位子波地震数据的Z变换;9)根据纯相位转换因子实现地震子波和地震数据的纯相位转换,绘制相位转换后的地震数据剖面和存储相位转换后的地震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9706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治疗褐色素斑的胶囊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创伤消炎愈合擦剂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