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控装备服役状态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3638.4 | 申请日: | 2010-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9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平;刘繁茂;邵新宇;张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065 | 分类号: | G05B19/4065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重大装备服役状态监控与寿命预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数控装备服役状态分析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多传感器采集到的表征物理量识别出数控设备多个重要部件的服役状态,然后通过统计学习理论所建立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预测出整机的服役状态,并通过“隐-半马尔可夫”随机过程模型计算出重要部件和整机的剩余使用寿命,不仅可以辨识部件的当前运行状态,而且可以预测部件的剩余使用寿命;根据各个部件的运算结果,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预测方法得到整机的当前运行状态和剩余使用寿命。本发明为预防性维修提供决策支持的新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装备 服役 状态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数控装备服役状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第1步确定待分析的数控装备的重要部件及其服役状态,设重要部件数量为m,i表示重要部件的序号,i∈{1,2,..,m},第i个重要部件的状态数量为Li,则第i个重要部件的状态集表示为![]()
表示第i个重要部件完全失效;第2步利用传感器采集重要部件的特征信号;第3步对上述采集的特征信号进行信息融合处理,得到各个重要部件的服役状态混合特征向量Yi;第4步对数控装备的各个重要部件的服役状态识别和剩余寿命预测:服役状态识别的过程为:步骤(a1):建立模型将第i个重要部件的隐-半马尔可夫模型的表述为HSMMi(λi)=(Li,Mi,Ai,Di,Bi,πi),其中,隐状态即部件i的服役状态的数量为Li,每个隐状态对应的可能的观测值数为Mi,初始状态分布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aj,ki)表示第i个重要部件从第j个服役状态sij跳转到第k个服役状态sik的概率,j,k表示服役状态的序号;最大状态驻留时间Di,观察值矩阵
bj,ki表示重要部件i的服役状态为sij、但观测到的重要部件i的服役状态为sik的概率;步骤(a2):模型训练首先对重要部件i的服役状态混合特征向量Yi做矢量量化处理,得到离散的服役状态sij,j=1,2,Λ,Li,然后采用鲍姆-韦尔奇(Baum-Welch)算法对模型进行训练,即解决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得到模型参数Ai,Di,Bi,πi的估计值
依次对重要部件i的所有服役状态进行训练,得到每种服役状态的隐-半马尔可夫模型;步骤(a3)服役状态识别:在模型训练完成之后,对新采集的服役状态混合特征向量,计算每个服役状态的对数似然函数值,取最大数值对应的状态为当前重要部件的服役状态;剩余寿命预测过程为:步骤(b1):设重要部件服役状态sij的驻留时间D(sij)服从单高斯分布N(μ(sij),σ2(sij)),部件的生命周期为T,满足:
然后对D(sij)的期望值μ(sij)和方差σ2(sij)进行参数估计,得到均值和方差的估计值
和
并定义D(sij)的估计值
为:D ^ ( s ij ) = μ ^ ( s ij ) + ρ σ ^ 2 ( s ij ) ]]> 其中ρ = ( T - Σ j = 1 L i μ ^ ( s ij ) ) / Σ j = 1 N σ ^ 2 ( s ij ) ; ]]> 步骤(b2):设第i个部件的第j个服役状态为{sij},i=1,2,Λm,j=1,2,Λ,Li,其剩余使用寿命为RULij,建立如下递推方程式,估算出部件的剩余使用寿命;RUL ij = a ^ i j , j × [ D ^ ( s ij ) + RUL ij + 1 ] + Σ k = j + 1 L i - 1 a ^ i j , k × RULi k RUL i L i - 1 = a ^ i L i - 1 , L i - 1 × D ^ ( s i L i - 1 ) ]]> 其中
和
是状态转移概率:
表示重要部件i保持第j个服役状态sij的概率,
表示重要部件i从第j个服役状态sij转移到第k个服役状态sik的概率。第5步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建立数控装备整机和组成部件之间的服役状态联系,完成数控装备整机服役状态识别和剩余寿命预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3363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座椅的乘客重量感应系统
- 下一篇:车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