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阈值内腔三有源区光子晶体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9746.0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552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徐晨;解意洋;王宝强;刘英明;阚强;王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5/183 | 分类号: | H01S5/183;H01S5/06;H01S5/06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萍 |
地址: | 1001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低阈值内腔三有源区光子晶体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属于半导体光电子领域。普通氧化限制性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多横模激射、单模输出功率低、阈值电流大、串联电阻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器件的有源区上采用了多有源区结构。同时将缺陷型光子晶体结构引入到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的上DBR中,通过合理的优化光子晶体周期,空气孔径,刻蚀深度,器件直径,氧化孔径等,得到了单模工作氧化孔径几十微米、单模功率几个毫瓦、串联电阻几十欧姆、边模抑制40分贝以上的内腔式多有源区光子晶体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面发射激光器。 | ||
搜索关键词: | 阈值 内腔三 有源 光子 晶体 垂直 发射 半导体激光器 | ||
【主权项】:
1.低阈值内腔三有源区光子晶体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依次为:背面电极、衬底、下DBR、由反向隧道结级联的多个单有源区构成的多有源区;氧化限制层,氧化限制层中心为氧化孔径为10-30μm的氧化孔;P型欧姆接触层、上金属电极、上DBR;在上DBR的端面刻蚀1-3微米深度制作出缺陷型光子晶体结构;缺陷型光子晶体结构的周期为1-7个微米,占空比小于0.7;光子晶体缺陷腔被至少3圈孔径为0.2-5微米空气孔包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10974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