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层次模型的虚拟人皮肤物理变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3532.7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9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辉;赵沁平;沈旭昆;曹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5/70 | 分类号: | G06T15/7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李新华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层次模型的虚拟人皮肤物理变形方法,步骤为:(1)构造层次模型:首先处理原始模型生成用于控制运动的骨骼层模型、用于物理变形的物理层模型和用于最终绘制的表面层模型,并建立骨骼层与物理层、物理层与表面层的映射关系;(2)物理变形:层次模型构造完成后,依据用户设定的运动方式,骨骼层产生运动趋势并带动物理层进行物理变形;(3)驱动皮肤:在物理变形过程中,按照物理层和表面层的映射关系,驱动表面层随之运动和变化,生成皮肤变形的动态效果。本发明在保留物理变形真实感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层次模型数据组织灵活的特点,分别构建了用于虚拟人皮肤绘制的精细网格和用于变形控制及物理计算的简化网格,在保证虚拟人精确变形过程与真实绘制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了计算开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层次 模型 虚拟 皮肤 物理 变形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层次模型的虚拟人皮肤物理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构造层次模型进行虚拟人层次模型的构造,形成用于控制运动的骨骼层模型、用于物理变形的物理层模型和用于最终绘制的表面层模型,并建立骨骼层模型与物理层模型、物理层模型与表面层模型的映射关系;(2)物理变形依据用户设定的运动方式,骨骼层模型产生运动趋势并带动物理层模型进行物理变形;(3)驱动皮肤在物理变形过程中,按照物理层模型和表面层模型的映射关系,驱动表面层模型随之运动和变化,生成变形的动态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4353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