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钛介孔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9406.6 | 申请日: | 200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6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灿英;朱海涛;吴大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6 | 分类号: | C04B35/4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无机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加工制备工艺领域中的一种制备掺杂C的纳米二氧化钛介孔微球的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修饰剂和碳源,将一定浓度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和硫酸钛水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水溶液按一定比例加入到丙酮中,经过反应、分离干燥、煅烧后,得到C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钛介孔微球。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钛介孔微球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二氧化钛介孔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修饰剂和碳源,以硫酸钛为钛源。先将一定浓度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和硫酸钛水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水溶液按一定比例加入到丙酮中,经过反应、分离、洗涤、干燥、煅烧后,得到C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钛介孔微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2940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甘膦钾盐粒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宠物狗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