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金液态挤压铸造成型装置及其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0925.6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4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姚国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国志 |
主分类号: | B22D18/02 | 分类号: | B22D1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3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金液态挤压铸造成型装置,包括锤头(1)、静模(2)、动模(3)、浇料口(4)。本发明采用在立式压铸模具一侧的分型面处设置动静模各占半爿的斜向朝下的漏斗状浇料口,在静模上设置缸腔式液料室和活塞式带封口刀的锤头,控制锤头上顶的同时封口刀封住浇料进口,先低压快速向模腔充入液料,再高压低速挤压已充入模腔的半凝料,半凝料在高压低速挤压中逐步冷凝成型的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合金液态挤压铸造成型装置及其工艺方法,在同一模腔中,集低压充型、高压挤压的全功能铸造功能于一身,使合金铸件的成型达到了无卷气、无冷隔、无欠铸、无锻裂、无飞边、组织紧密、晶粒细密、机械性能高、可以进行热处理和焊接、尺寸精度高、节能、成本低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液态 挤压 铸造 成型 装置 及其 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合金液态挤压铸造成型装置,包括锤头(1)、静模(2)、动模(3)、浇料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锤头(1)为钢制的圆柱形台阶活塞柱体,锤头的上端面设有沿右侧面向上延伸的圆环缺形柱体构成的封口刀(11),封口刀(11)顶部中心沿直径线设有一段垂直向下的槽形垭口槽(111);所述的静模(2)为立式压铸模具的下模部分,其上面设有型芯(22),型芯(22)右侧的分型面上设有凹槽构成的内浇口(23)流道,在靠近型芯(22)的内浇口(23)流道的凹槽底部设置切料刀(24),内浇口(23)流道的右端与所述液料室(21)的左上口沿相通;所述的液料室(21)为与所述锤头滑动配合的圆形台阶通孔的缸腔,所述锤头的封口刀(11)朝上且靠在液料室(21)的左内壁,滑动置于液料室(21)内腔中,封口刀(11)的顶部斜坡向上露出所述动模(3)的分型面,封口刀(11)的垭口槽(111)底与位于静模(2)的半爿所述浇料口(4)的斜面齐平;所述的动模(3)为立式压铸模具的上模部分,动模下面设有型腔(31),型腔(31)的右侧设有与置于静模(2)液料室(21)内腔中的所述锤头(1)的封口刀(11)的位置对应的滑动配合的圆缺形通孔构成的滑道(32),滑道(32)的下端口与位于动模(3)的半爿所述浇料口(4)的斜面齐平;所述的浇料口(4)为在设置在立式压铸模具侧面的分型线处,由动、静模各占半爿,合模时构成外大里小,由上向下倾斜的漏斗状的孔道;浇料口的下端孔深入模具中与所述静模(2)的液料室(21)的右上口沿相通;应用连接关系为,锤头(1)的底部与变压变速油缸(010)相连,变压变速油缸(010)为通过控制油路切换,向伺服机构提供快速低压顶出和慢速高压顶出功能的一种双缸串连液压油缸;动、静模设有常规的脱模顶杆(03)、斜导柱(01)、滑块(02)以及顶杆(03)、切料刀(24)的脱模推动机构;本装置装应用时装载于立式挤压压机(07)上,其中,动模(3)装在压机(07)中部的活动梁上,静模(2)装在压机(07)下部的静止工作台上,静模(2)的脱模推动机构与压机的下油缸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国志,未经姚国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2092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