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孔硅三元结构微腔的光学免疫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3551.8 | 申请日: | 200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0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吕小毅;莫家庆;贾振红;钟福如;李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51 | 分类号: | G01N33/551;G01N33/68;G01N33/569;G02F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46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多孔硅三元结构微腔的光学免疫检测方法,属于生物医药、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的技术领域。该方法所采用的多孔硅微腔内上、下的Bragg结构分别由三种电流密度交替进行电化学腐蚀而形成,探针分子首先固定在多孔硅孔洞里,然后通过生物反应前后的光谱峰位变化进行检测目标分子浓度;同时利用不同腐蚀条件制备的多孔硅微腔的反射光谱或光致发光光谱进行编码载体,实现对抗原或抗体种类的标识。这种光学免疫检测方法不仅兼具多孔硅和光子带隙结构传感器的诸多优异性能,而且结构稳定性很好,通过编码检测技术更是可以实现多元检测。此外,由于采用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价格相对低廉,有一定的商业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孔 三元 结构 光学 免疫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多孔硅三元结构微腔的光学免疫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计算机精确控制的电化学腐蚀方法制备多孔硅微腔,其中多孔硅微腔内上、下的Bragg结构由三种电流密度交替进行电化学腐蚀而形成,其特征在于对于不同条件制备的多孔硅微腔进行编码可以实现多元检测,如果是一元检测则不需要编码,使抗体或抗原在多孔硅三元结构微腔的孔洞里结合,多元检测中抗原或抗体的种类利用多孔硅微腔的编码进行标识,而通过生物反应前后的光谱峰位变化进行检测样品中相应的抗原或抗体浓度,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多孔硅微腔的孔洞里,如果是需要编码的多元检测,那么一种编码的多孔硅微腔对应固定一种待测生物分子的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冲洗未结合的分子并封闭多孔硅微腔里的未结合生物分子的空白键位,记录测定固定有抗原或抗体的多孔硅微腔光谱;2)不同多孔硅微腔与不同浓度待测溶液发生反应,使抗原-抗体在多孔硅微腔的孔洞里特异性结合,反应后进行冲洗,记录多孔硅微腔光谱及编码确定种类和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1355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