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活动断层隧道抗减震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8875.6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学;高波;申玉生;周佳媚;全晓娟;梁毅;藏万军;田尚志;李海清;林国进;贺旭洲;付业凡;刘佩斯;蒲佳;韩华轩;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活动断层隧道抗减震构造,旨在减小活动断层对隧道的影响,有效地提高隧道的抗减震性能。隧道的衬砌结构包括内衬(10)和外衬(11),在岩体活动断层部位处设置有沿隧道纵向向活动断层两侧延伸的减震区,该减震区由填充在内衬(10)、外衬(11)之间的泡沫混凝土层(20)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抵抗主要地震荷载,并阻止活动断层区荷载的纵向传递,减小活动断层对隧道的影响,因此具有良好的抗减震效果,从而保证跨活动断层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 断层 隧道 减震 构造 | ||
【主权项】:
1.跨活动断层隧道抗减震构造,衬砌结构包括内衬(10)和外衬(11),其特征是:在岩体活动断层部位处设置有沿隧道纵向向活动断层两侧延伸的减震区,该减震区由填充在内衬(10)、外衬(11)之间的泡沫混凝土层(20)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5887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硫化罐温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基于核及目标连续自适应分布特征的跟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