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8587.0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8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东;陈震华;周慧慧;桑琳;王彩红;顾忠伟;张兴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32 | 分类号: | C01B25/32;A61K47/02;C12N15/63;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幼陵;肖睿泽 |
地址: | 610207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粒子,含有质量分数95~99.5%的羟基磷灰石和质量分数0.5~5%的纤维素,其形貌呈针状,针的长度为50~310nm,针的宽度为3~30nm。一种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如下:(1)以金属可溶盐水溶液或铵盐水溶液为溶剂,在60~100℃溶解纤维素;(2)当步骤(1)制备的纤维素-盐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钙盐水溶液和磷酸盐水溶液,控制反应体系Ca/P的摩尔比=1.2~2.0∶1,继后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当pH值稳定在10~12时,停止搅拌,静置陈化至少48小时;(3)产物收集与干燥。所述复合粒子在水相介质中具有稳定的分散性能,并可作为荧光分子载体。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磷灰石 纳米 复合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粒子含有质量分数95~99.5%的羟基磷灰石和质量分数0.5~5%的纤维素,其形貌呈针状,针的长度为50~310nm,针的宽度为3~3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5858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均分散球形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筷子自取机